Page 65 - 中国嘉德2022年秋拍 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夜场
P. 65

而真正将画面情绪推向顶点的点睛之笔,则是藏民脸上洋溢的笑
            容。“藏民很美,造型之美,即便脸上涂了血色,仍美”,在高
            原特有的血红肤色上,发自真心的笑不含扭捏造作,吴冠中快速
            挥洒,以流畅的笔墨语言描绘出民主进藏区后的欢欣之情,令人
            感受到了藏区同胞们  “翻身农奴得解放”的兴奋和喜悦。六十年
            代中国人物画的主流是苏派的写实绘画,讲究人物造型细节却少反
            应人物精神,吴冠中这样生动的绘画人物语言,在中国当时的美术
            界相当罕见。正如贾方舟所言:“吴冠中有着娴熟的写实技巧,而
                                                                 吴冠中《西藏民兵》纸板油画 1961年     吴冠中《女藏民》1961年  纸本油画
            且并不因讲求形式而放弃这种技巧。但在观念上,他却与写实派有                        34×28 cm.               36×28 cm.
            着根本的不同;他在写实中追求的目标既不是‘像’,也不是“真
            实”,而是‘美’。”

            同期另一幅《康巴汉子》则是吴冠中藏地写生中的肖像代表。本作
            专注肖像整体感觉的捕捉,弱化立体感,采取了相对平面化的造
            型,人物肤色、服饰的大面积褐色调和点缀的红色发饰构成色彩上
            的对比,充分体现出他在造型塑造、色彩运用上的独特思考。发丝
            寥寥几笔,线条坚定又富有弹性,一如吴冠中后来画不尽的紫藤、
            古柏和荷花,为画面顿添十足的飘逸、灵动。中远景中的牛群、羊
            群和雪山作为背景,空间透视严谨舒适,为画面拉开更大的视觉空
            间,气韵生动活泼。
                                                                 吴冠中《藏民青年》1964年  纸本油     吴冠中《西藏女乡长》1961年 纸板油
                                                                 画 36×28 cm.             画 36×28 cm.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