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 -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 · 近现代
P. 30

题  识  古籀文字自卜辞彝器,至于秦汉之际,书体略变,其参差离合,俱有伦次。
                                                             笔法栔刀柔毫不同而精神风趣,无不力大于身,联绵一气。自新莽喜为平
                    216                                      方正直,篆隶改易先型,及唐人习算子书,尽失古法。余集三代文字,取
                      七 书 篆 言 联                              其类合,辑为楹语。寄托古欢,不计工拙也。丙戌之夏,歙黄宾虹书于燕
                黄宾虹        轴 立                               都之竹北簃。
                                                      钤  印  黄宾虹
                           本 纸 墨
                             水                        释  文  师传马郑通经学,客到羊求有道交。
                                                      著  录  《黄宾虹年谱长编·下》,第 1198 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21 年版。
               1865
                |
               1955        戌 丙                        出  版   1.《黄宾虹年谱长编·下》,第 1211 页,上海书画出版社,2021 年版。
                           (                                 2.《黄宾虹画传》,第 211 页,西泠印社出版社,2021 年版。

                           )  1946 年
                           作




                                                      黄宾虹对自己的书法造诣是很自信的,自谓书法胜于绘画,“我习篆书是从金
                                                      文金石古玺铭刻入手,从刀书的清刚悟出杵书笔法浑厚之风,行笔多变,八面有
                                                      锋。我的行书曾借鉴于唐太宗《温泉铭》,因存晋人‘书肇自然’之风貌,吸取笔
                                                      意不袭其貌,形成自家风格。故此,我的书法胜于绘画。”就黄宾虹一生行迹来
                                                      看,他用在书法上的时间和精力当不会少于绘画。从幼时启蒙习字,到中年侨居

                                                      上海,与吴昌硕、康有为、沈曾植、张大千等书画家互相切磋,再到耄耋之年蛰
                                                      伏故都,谢绝应酬,于故纸堆中与蠹鱼争生活,直到最后南栖杭州,书法自始至
                                                      终都是黄宾虹生命形态中不可或缺的部分。
                                                      黄宾虹的书法不同于普通书法家或者画家的一个重要原因在于,黄宾虹独树一
                                                      帜的国学底蕴和美学取向。作为古陶文字考证的垦荒者、古玺印收藏家、书画史
                                                      论和乡邦文献的撰刊辑佚者,他的广博而漫长的学术生涯,对他的书法都有重要
                                                      的影响。

                                                      《篆书七言联》作于1946年夏天,时黄宾虹复任北平艺专教授,日常以书画自娱。
                                                      从作品来看,这幅对联书写时,黄宾虹的心态应是平和简静的,联文信笔写来,
                                                      如沐清风。线条清瘦疏朗,纡徐回环,圆中寓方,欲方愈圆,似不经意,而时露会
                                                      心,对金文体势的驾驭,笔法的精熟,已达到炉火纯青的地步。在此金文联的长
                                                      跋中,宾翁论述了书体的变迁,以自遣怀:“古籀文字自卜辞彝器,至于秦汉之
                                                      际,书体略变,其参差离合,俱有伦次。笔法栔刀柔毫不同而精神风趣,无不力大
                                                      于身,联绵一气。自新莽喜为平方正直,篆隶改易先型,及唐人习算子书,尽失古
                                                      法。余集三代文字,取其类合,辑为楹语。寄托古欢,不计工拙也。”还具有重要
                                                      的学术价值。









           Huang Binhong
           Couplet in Seal Script
            Hanging scroll; ink on paper
            Signed Huang Binhong, dated 1946, with 1 artist seal
              . ×  .  cm.       ×   in. ჿ . ௜Ԅ (ૄږ)
           RMB: 600,000-800,000 (2)
           USD: 83,300-111,100 (2)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