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2 -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 · 近现代
P. 252
题 识 江如奔马去不止,矶似栖禽飞不起。滔滔新涨泛桃花,正是江天来燕
子。振衣高瞰舒心胸,金陵一色真郁葱。千烦遍眼直顷刻,意欲破浪乘长
260 风。长江自昔称天险,六代相看归荏苒。楚尾吴头接混茫,虎距龙盘动潋
陵 春 晓 金 滟。玉辂曾临见大观,春生江海归安澜。洪波自此皆恩沛,莫作从前流水
黄宾虹 立 轴 看。今古名贤留胜迹,下邻金山及采石。花间玉带镇东坡,月下宫袍传太
白。当忻花月春正多,康衢鼓腹歌恩波。安得长江化为酒,左邀太白右东
坡。金陵春晓图。高寿汉录王伏草诗。黄宾虹画。
设
色 纸 本
己巳三月,子诚先生令嗣万平仁兄燕尔之喜。宾虹敬贺。
钤 印 黄质之印、宾鸿
1865
| 鉴藏印 清渊堂藏
1955 己 巳
( 出 版 1.《黄宾虹书画专集》,第 17 页,人民美术出版社,2009 年版。
2.《黄宾虹书画集》,第 38 页,中国美术出版社,2011 年版。
1929 )
年 作 3.《中国历代名家作品选·黄宾虹》,第 20 页,安徽美术出版社,2014 年版。
4.《水墨城韵——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画典·金陵卷》,第 34 页,河南美术出版社,
2014 年版。
来 源 中国嘉德 2003 年春季拍卖会,第 104 号拍品。
本幅《金陵春晓》画成于1929年,这个阶段对于黄宾虹而言,正致力于对古人笔墨
的探索,尝试综合南北之法,融汇真实山水,逐步形成独特的山水画面貌,其笔
底也渐由“白”转“黑”。画面略减白宾时勾皴之致,初见松秀雅润。
画在竖幅上写高山流水,取俯瞰式构图,平远、深远、高远俱全。近景描绘坡石
杂木,扳网茅亭,饶有古意,丛林杂树蓊郁丰茂,生机勃勃;拾阶而上,山路蜿
蜒,直达山边茅屋,高士独坐室内,面对山水,幽思冥想,意境幽雅静谧;中景山
峦层层叠叠,幽谷雾霭浮动,一片山庄掩映其中,似有鸡犬相闻;远景山峰高耸,
云气环绕,浩渺清旷。近、中景以一江相隔,大片留白,如缓流的江水,平添静谧
之境。
画法上,山石以勾皴为主,浓淡枯湿,以分五色。再罩染薄绿,状出生意盎然。细
笔勾勒杂木丛林,笔法秀逸,不乏苍润,树木流水清醇隽秀,流露出春天嫩翠意
蕴。丘壑山石润泽,层次分明,对比强烈。白水行舟,草堂陋室,静坐坡岸。
是作仍见笔力风姿,只是笔之力道化钢为柔,敛锋芒于无迹,用笔简而不陋,松
明秀丽,迅笔点苔,快而不乱,必循章法。行笔谨严而洒然,有纵横奇峭之趣,亦
不失倜傥大方之势。统观此幅,一招一式,柔韧圆曲,一波三折,绵中藏刚,骨肉
匀停,浑朴沉雄,炉冶铸成,浑融无迹,层次井然。笔墨之妙,达到了前人未至的
境界,令人观想一代宗师性情之丰美。画面右上方又录以长诗,点明所绘乃是南
京江边的春日景致,诗画相应,别有趣味。整幅用笔放纵自如,积墨深厚,设色清
雅,深得浑厚华滋之妙,乃为黄宾虹早期山水画之佳构。潘天寿曾评黄画曰“远
视之则峰峦阴翳,林木蓊郁,淋漓磅礴,绚烂纷披,层次分明,万象毕现,只觉青
翠与遥天相接,水光与云气交辉,杳然深远,无所抵止”,正可作为本画之最佳
Huang Binhong 注脚。
Spring of Jingling 长题左侧,黄宾虹又于1929年再题,为贺老友“子诚先生”公子“万平仁兄”新
Hanging Scroll; ink and colour on paper 婚,以此相赠,两边笔迹不同,或可推论,此画乃是其满意之作,故藏于箧中,但
Signed Huang Binhong, dated 1929,
With 2 artist seals and 1 collector seal 老友公子新婚,以此为礼,亦可见“子诚先生”或为其知己,否则难得此佳作。
× . cm. / × in. ჿ . Ԅ
RMB: 2,800,000-3,800,000
USD: 388,900-527,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