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7 -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
P. 27
[299]
钱穀生性“木强敦厚”, “即游于名士大夫之间,皆能藐之以气语 藏书甚富,工书法,善鉴别古人名迹,蓄砚多非凡品。
无私者,客或稍不当意,披衣径出不顾”,这种劲直的个性,与他 3.李佐贤 (1807-1876),字仲敏,号竹朋,山东利津人。仕宦
的老师文徵明“外若不慧”,冲淡平和的性格迥异。所谓画如其人, 世家,家有藏书三万余卷。道光十五年 (1835)进士,选翰林
“率履适性”的钱穀似乎更接近沈周相对粗放豪迈的画风。 庶吉士,散馆授编修,官汀州知府。嗜古精鉴,著有《古泉
《明画录》记他“作山水不名师学,而自腾踔于梅花 (吴镇)、一峰 汇》、《书画鉴影》等。其中《书画鉴影》著录他自己收藏、
(黄公望)、石田 (沈周)间”,指出他以沈周为引介进而转向吴镇、黄 或寓目他人处平生所见比较可靠的作品。
公望画风而融入己意的特点。王世贞在《钱穀先生小传》中说得更 4.“半角草堂”为林尔卿斋号,宁波人,曾任明华商业储蓄
具体:“钱先生无所不精好,然于画则心通曰:'夫丹青者,外得之 银行董事,书画收藏显著,与赵叔孺、吴湖帆等友善。辛酉
象,内匠之心。夫吾欲指缔宇内夺造化铸人物,而用是拘拘哉'于是 夏五,叔孺爲尔卿刻半角草堂印。《吴湖帆日记》中常有提及
遂不名其师学,而吴中称画最圣者曰沈周先生,钱先生不相及而间 彼此过从斟酌书画。王季迁与孔达编《明清画家印鉴》中不
得其秘”。事实上,文徵明除青绿工细一体外,也有学黄公望、吴 少画家印鉴即取自林氏藏品。
镇、沈周粗放一路的画风,而钱穀正是继承了这一路画风。诚如钱 5.“老潜”“燕赏斋”为许姬传藏印。许姬传 (1900-1990)号
杜所言“停云诸弟子陆叔平得其秀峭,钱叔宝得其苍润,居商谷得 思潜,又号庚子生,居室名燕赏斋。祖籍海宁长安,出生于
其简洁”。 苏州。自幼受家庭熏陶及其外祖父徐子清的教育,于诗词、
此卷为文徵明杂咏补图,结法黄公望浅绛山水,间以沈周老笔,作 书画、剧曲、棋艺等均有深厚基础。早岁居住杭州、天津等
于六十余岁的晚年。画中色墨融合,皴线谐调,笔触爽捷,所营造 地,交游甚广,因此熟谙艺坛掌故轶闻和清末民初史实,亦
出的平实饱满的构图、疏朗的画风、沉着的设色,代表了钱榖绘画 精文物鉴赏,笔耕不辍。曾执笔梅兰芳《舞台生活四十年》,
的典型面貌。 著有《许姬传七十年见闻录》等。
(二)是卷由清代篆刻家巴慰祖子巴树榖题签,并经道咸间藏砚名家
鲍士贞收藏,后有书画鉴赏家、金石学家李佐贤题跋;近代转藏于 著 录 1.徐邦达编:《历代流传书画作品编年表》,第79、315页,
上海藏家林尔卿、许姬传处。 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
1.巴树穀 (1767—1805),字孟嘉,号曙谷、艺之,安徽歙县人。能世父 2.徐邦达编:《改订历代流传绘画编年表》,第97页,北京人
学,善篆隶,精音律,著《小尔雅疏证》等。 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
2.“鲍氏鉴藏”“固叔书画”应为鲍士贞藏印,鲍士贞,字似溶,
号固叔,与李佐贤好友鲍康同属安徽歙县鲍氏一族。由中书任刑部
员外郎,嘉庆十年 (1805)晋郎中,督办河工,历知孟津、卫辉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