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9 - 泰赋 重要中国瓷器
P. 59

381

          清雍正 浇黄地绿彩锥拱海水云龙纹碗(带木盒)
          来源:日本重要私人藏家旧藏
          款识:“大清雍正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说明:黄地绿彩工艺最早出现于明初永宣时期,清康熙朝恢复烧造。其具体做法为先在素胎上锥刻纹饰,然后以
              高温烧成涩胎,复施黄釉绿彩。再低温烘烧而成,整个流程极为复杂,因此在明清两代御窑之中,相对其
              它品种而言,黄地绿彩瓷的烧造数量可谓少之又少。
                                                                                                   381 (mark)
              此碗撇口,深弧壁,深腹,圈足。器内施白釉,外壁黄釉为地,腹部刻云龙纹,皆填绿彩,外底青花双圈
              内书“大清雍正年制”双列六字楷书款。所绘五爪龙纹,双目圆睁,龙身蟠曲成弓字形,腾跃于天穹之中,有
              叱咤风云之势,尽显巨龙之霸气。黄绿彩釉相互映衬,搭配协调,纹饰排列有序,极富装饰效果,具有极
              强的艺术感染力。此种碗当时专供贵妃使用,参阅《钦定宫中现行则例》卷三“铺宫”条载:“贵妃:黄地绿龙瓷
              盘四件、各色瓷盘三十件,黄地绿龙瓷碟四件、各色瓷碟十件,黄地绿龙瓷碗四件、各色瓷碗四十件,黄
              地绿龙瓷钟二件、各色瓷钟十五件,瓷小缸一口”。
              黄地绿彩「赶珠云龙」碗大多以明朝正德、嘉靖及万历年间创烧原器纹饰为基准。一正德作例现藏荷兰
              吕伐登市Princessehof Museum并录于Barbara Harrisson,《Keramiek uit Azie》(吕伐登,1985年,
              图版53)。另一件亦应属正德朝,但带八思巴文「正德」铭款者,现藏伦敦大英博物馆,收录于 Jessica
              Harrison-Hall,《Ming Ceramics in the British Museum》(伦敦,2011年,图版8:31)。一件嘉靖作例则录
              于 Soame Jenyns所著《Ming Pottery and Porcelain》(伦敦,1953年,页90A)
              清朝年间,黄地绿彩云龙碗多为康熙及乾隆者,罕见雍正作例。北京故宫博物院有藏一相类雍正瓷碗,
              录于耿宝昌编著《故宫博物院藏古陶瓷资料选萃》(北京,2005年,卷2,图版141)。Riesco珍藏中一件
              有相同设计,曾于1964年东方陶瓷学会假伦敦 Arts Council Gallery举办之《The Arts of the Ch'ing
              Dynasty》展出(编号187,图版68)。另请参照现藏三藩市亚洲艺术博物馆内,一碗壁较直之康熙作例,详见
              贺利,《Chinese Ceramics.A New Standard Guide》,伦敦,1996年,图版616。
         参阅:1.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编号00158577-1/320;                                                        381 (参阅图)
              2.香港苏富比,2011年4月7日,编号0009;
              3.《故宫陶瓷馆卷五·专题》,故宫博物院、故宫出版社编,页120;
              4.《玫茵堂中国陶瓷》,康蕊君,1944-2010 年,卷 4,编号 1820。
         D: 14.5cm
          RMB 300,000-500,000









































                                                                                                             057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