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5 - 泰赋 重要中国瓷器
P. 55
377
清康熙 青花地黄彩龙纹盘
款识:“大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说明:本品纹饰繁满,画工精细,线条流畅。盘以青花为地,上用黄彩绘火焰腾龙纹与一字祥云纹,烈焰翻滚间,腾
龙奔驰有力,盘心潜龙在天,龙身成“弓”形,身姿矫健,眼神犀利如锋,形态凶猛,极具康熙朝之威严霸气。
其装饰方法系在成型胎上先用青花铺地并勾勒纹样的轮廓线后填色,形成黄龙青地的色泽效果。底以青花书“大
清康熙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蓝地青花黄彩始烧于明宣德御窑,《南窑笔记》称之为“青花填黄地者”,为明清两代尊贵之品类,先以钴料平 377(mark)
涂瓷坏并留白出纹饰后,施釉高温烧成,再于留白之处填施黄彩低温焙烧而成。此盘式为清代宫廷岁例用瓷,
专供嫔一级后宫佳丽使用,内廷等级严森,以色泽明辨尊贵是皇家一向的风格,决不可僭越。
据清乾隆《国朝宫史》卷十七“经费一铺宫”记载,内廷对瓷器的使用有明确的规定,皇太后、皇后用里外黄釉
器;皇贵妃用。黄釉白里器;贵妃、妃用黄地绿龙器;嫔用蓝地黄龙器;贵人用绿地紫龙器;常在用五彩红龙器。结合
传世实物,此规定最早应该出现在康熙年间,顺治一朝未曾有,可能当时天下初定,内廷制度尚未有暇顾及,
后至康熙帝平定三藩之乱后,四海升平,康熙帝参考前朝,复位礼制,制定出许多详细的内容,包括内廷后宫
的各方规定,并为后世所遵循,终清一代不曾更迭。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清代御窑瓷器 · 卷一(上册)》,紫禁城出版社,2005年,页139,图36
D: 25.5cm
RMB 50,000-80,000
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