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 - 泰赋 重要中国瓷器
P. 64
385
明正德 暗刻海水绿彩云龙盘
来源:扬州市文物商店
款识:“大明正德年制”六字两行楷书款
说明:白地绿彩龙纹器为宣德朝创烧品种,这类龙盘始自成化,正德最兴,嘉靖之后则不复烧。清初康熙年间曾有仿
效,但其品格和质量均不可与正德时期相提并论。康熙之后,又在此基础上创烧了新样式的白地绿龙盘,并一
直延烧之宣统,但所绘龙纹不及正德之万一。
其烧造工艺较为繁复,需先于素胎上刻绘纹样,然后将纹样外的地子施以透明釉,待入窑高温烧成后,再填以
385(mark)
绿彩,二次入窑低温烧造而成。而此类云龙纹盘始自成化,正德最兴,嘉靖之后则不复见矣。据载,当时为了
迎合皇帝的喜好,御窑厂在此时精工细刻烧造了一批此样式龙盘,尺寸由十五公分至二十三公分不等,绘画施
彩均达当时最高水平。
明代皇家对官窑瓷器的烧造与管理均十分严苛,尤其饰有龙纹的御窑瓷器更甚,仅限于宫廷使用,严禁外流和
私藏。《明宪宗实录》载:“掌太医院事左通政方贤谪戍辽东。先是西厂未罢时,太监汪直恶贤,遣人就其家搜
检得片脑、沉香等药,并以为盗之官库者,且家藏御墨并龙凤瓷器,俱属违法,故得罪。御医史斌以附贤,亦
385标签
发为民。”可见明代御窑森严的等级制度,代表皇家至高无上的威仪,尊崇而不可冒犯。不仅将烧造的残次品打
碎填埋,还将大量完好的贡余品销毁处理,故而正德御窑存世者皆为稀世之罕有品,以至于在明代晚期即已为
世所珍。
本次泰风楼拍卖的正德款白地绿龙盘与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正德白地绿龙(编号:故00144331)纹饰,造型
曲线均为一致。此种器物得到北京故宫如此重视和正德朝在烧造技术达到顶峰有关。
同类藏品可参见伦敦大英博物馆藏,为大维德中国艺术基金会捐赠,录于《Illustrated Catalogue of Ming
Polychrome Wares Section 5》,图版编号A725及A726;上海博物馆藏,载于《上海博物馆藏品研究大系·明
代官窑瓷器》,图版1-44;两岸故宫及日本东京国立美术馆亦有相同器物。
参阅:《故宫博物院藏文物珍品大系—杂色釉-素三彩》,王莉英主编,商务印书馆(香港)、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1999年,第90页,图71
D: 17.8cm
RMB 500,000-700,000
385(参阅图 )
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