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0 - 泰赋 重要中国瓷器
P. 110

431

          清康熙 斗彩“西厢记之佛殿奇缘”图折沿盘
          来源:伦敦苏富比,2019年5月15日,编号0027(其中一只)
          说明:中国传统文化与商业发展相伴的世俗文化在明末清初达到顶峰,加上成熟的印刷业,各类小说、戏曲等书籍极普及。为了增加书籍的趣味
              性,以及有助于书籍内容的市场营销和推广,当时版画和插图几乎涵盖了所有书籍内容。就艺术角度而言,版画是一种内涵丰富,风格独
              特的艺术形式,具有时代脉搏的特色。当异彩纷呈的版画被引入瓷器绘画后,景德镇画匠偏于一隅的视野被完全打开,临摹故事插图到瓷
              器上更加用心。他们并不是原封不动的照葫芦画瓢,而是利用自己的想象力为画片增加细节,渲染上各种颜色,使故事人物和画面更加形
              象。所以明末清初版画的盛行对康熙仕女瓷器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
              古代文言小说中,爱情故事向来比例很重,这些故事主人公往往以士人为中心,与佳人展开浪漫叙说,因此版画插图中,表现女性仕女生
              活的比例相对的也很大,因此版画插图中,表现女性仕女生活的比例相对的也很大,为景德镇画工提供了丰富的设计来源。
              以《西厢记》的题材绘于瓷器之上,十七世纪颇多矣。取其中段落,表现了不同折本中的故事。而本拍品即是取自西厢记中的一折故事-
              佛殿奇逢--张生第一次见崔莺莺;张生到了浦关城中找了个旅店下榻之后,从店小二那里得知附近有座普救寺,过往者无不进山门游览拜
              谒。响午饭后,张生也来到普救寺,恰逢寺庙主持法本长老有事外出,就由和尚法聪引领着在佛寺中四处瞻仰。在一个拐角处,纯属天赐
              良机,张生刚好窥见出来散心的崔莺莺;在古代,大家闺秀平时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张生少有机会亲眼见到青春佳丽,加之崔莺莺容貌
              出众,因此张生见了之后就盯着她看,失魂落魄以至于在一旁的法聪和尚忍不住出面提醒;《南西厢记》第五出:“而红娘见到陌生男人,
              生怕惹出什么事来要遭崔母责罚,便赶忙催促莺莺。”那壁有人,咱家去来。”
              但从纸墨上跳脱到瓷器绘画上的美人,则是从明末清初开始盛行,且世人皆称康熙时期为最美。清末《陶雅》称:“瓷器最重画工,雍正以
              花卉最工,人物则不及康熙远甚,尤以画美人之瓶罐,不能见重于后世。”本件拍品题材一定程度上吸收民间艺术自由活泼的风气,呈现出
              生活气息浓厚的画面,以绘事精工取胜,愈臻于图案性,清雅绮丽、画笔逸丽清新,构图别具一格,令人欣赏画意之际顿悟其中蕴意。
          D: 26.3cm
          RMB 100,000-150,000






                                                                                             431(参阅图)














































          108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   113   114   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