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7 - 泰赋 重要中国瓷器
P. 107

429
          明崇祯 五彩“魁星宝告”故事图笔筒

          来源:英国重要私人藏家旧藏
          说明:明末清初时期景德镇窑业制作展现出崭新的时代风貌,这一时期是中国景德镇民窑瓷器的黄金时期,富含艺术与文化价值,堪称前无古
              人,后无来者。瓷器的诸多纹饰蕴涵浓厚的文人气息,题材之特别,内容之丰富,均开一代未有之奇。此时御窑厂的瓷器生产业已停滞,
              民窑瓷器的烧造却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并以更加丰富的纹饰内容、充满生活气息的实用种类、潇洒而不失细致的笔墨意趣在瓷器史上占有
              重要地位。特别是崇祯时期擅长以人物故事题材入画,反映历史故事、戏曲小说等叙事性内容,在笔触描绘上明显放开了手脚,呈现了异
              于前朝的崭新风貌。
              此笔筒直口,平沿,直腹,平底,近足处露胎是明代末期流行的典型笔筒式样,胎体厚重,胎质坚硬,通体白釉微闪青灰。外口沿及近足
              处细线暗刻缠枝卷草纹,中部通景绘五彩“魁星宝诰”图,人物神情勾勒细腻生动,刻画传神洒脱,构图考究,周围衬以茂林修竹,意境清
              幽,尤其是竹林的布局颇有严谨法度,注重表现竹叶与竹竿的阴阳向背,绿彩色泽鲜艳,绘画笔法老辣,明显深受传统文人画风格的影
              响。竹干弯斜,有迎风摇曳之动感,竹叶细长而葱郁,有零星分布,亦有簇拥成群之势。整体布局疏密有致,极富层次感,杂而不乱。主
              题红、绿彩发色深浅有致,明快典雅,又以黄、褐、紫彩加以点染,平添意趣,整体色泽明亮鲜活,艳而不俗。明代五彩瓷盛于嘉靖、万
              历时期,至崇祯时期五彩瓷的数量不及前朝,本件拍品即为传世极罕之崇祯五彩瓷佳品。
              “魁星宝诰”即农历七月七,文人仕子于院中或者阳台,摆好神案,以高柱上备以清水三斛,寓意高中三元,并祭以香炉蜡纸,祈文昌高照。
              因魁星有“开愚性以聪明,启迷心以颖悟,广布孝友文章之化,襄赞功名禄秩之权”,是道教尊为主宰文运的神,并作为文昌帝君的侍神。魁
              星信仰在中国古代经久不衰,成为封建社会读书人于文昌帝君之外崇信最甚的神灵。明代是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明中期以后与科举官宦
              相关的题材亦出现在瓷器装饰上。而明晚期社会的动荡不安,让普通民众内心急需安定祥和的愿望更加急切,这种世俗的祈求与愿望,亦
              为明崇祯瓷器热衷表现的人物故事题材。这种贴近世俗审美观念的故事题材,既受当时社会环境的影响,又与明晚期的绘画、版画等艺术
              形式相联系。这些社会与艺术之间的关联性,于崇祯人物故事题材瓷器上得到了最好的体现。
          H: 16.6cm
          RMB 150,000-180,000





















































                                                                                                             105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10   111   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