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4 - 明品·明代版刻精品
P. 84

2055

             忠献韩魏王别录 三卷全(天一阁进呈四库全书馆本)
             明正德九年张士隆刻本
             1 函 1 册  白棉纸
             铃印:满汉合璧翰林院印、赵二经眼
             提要:此书爲正德九年张士隆刻本,白棉纸精印,品相较佳。为忠献汉魏王别录传世最早本。其书外有护封,内首封面钤一
                  方木戳记,印文爲“乾隆二十八年十一月,浙江巡抚送至范懋柱家藏忠献别录壹部,计书壹本”,首卷首页正中钤有
                  有满汉合璧翰林院官印,年深日久,部分字迹已有磨损,但可知此书爲天一阁旧藏,曾进呈四库全书馆。乾隆三十八
                  年十一月被浙江巡抚三宝从天一阁抽调到四库馆,曾作爲篡修四库全书存目之书。
                  清光绪二十九年 (1903),桂芬进京,偶于街市以钱五百购得进呈本五种,其中《遗忠录》、《礼贤录》、《忠献别录》、
                  《龙川别录》等书,皆完善无缺,都为范懋柱家藏本,浙江巡抚所进者也”( 清华大学图书馆藏康熙抄本《周易阐理》
                  四卷,卷尾光绪二十九年十一月十六日桂芬《跋》)。《忠献别录》,即天一阁进呈之《韩魏公别录》三卷。
                  韩琦,北宋名臣、名相, 安阳人, 历事三朝 ( 仁宗、英宗、神宗 ),十年辅相, 功在国史。 封魏国公, 谥忠献, 赠
                  魏王。琦卒后 20 天,门人王岩叟“悉所闻见者, 叙而次之, 以为公《别录》”《韩魏公别录》 三卷, 《郡斋读书志》、
                  《直斋书录解题》、《宋史·艺文志》皆有著录。清乾隆年间纂修《四库全书》, 馆臣自《永乐大典》辑得一卷。陈
                  昌图撰提要云 :《韩魏公别录》,右宋签枢密院事大名王岩叟彦霖撰。晁公武谓所记岁月多与国史不符, 则失之诬也。
                  又李忠定有《别录补遗》一篇。这篇提要无一语正面揭示图书内容, 估计是辑录无多, 难以按断, 仅引晁公武两语
                  搪塞。乾隆三十八年,宁波范懋柱家天一阁进呈图书送达翰林院。《新编天一阁书目》对此有相关考述 : 《韩魏公别录》
                  三卷。宋观察推官王岩叟撰。刊本。是书叙录韩琦逸事。馆臣遂弃《永乐大典》辑佚本,改用天一阁藏本存目。新撰《提要》
                  云 :《韩魏公别录》三卷。浙江范懋柱家天一阁藏本。宋王岩叟撰。 岩叟字彦霖,清平人,乡举、省试、廷对皆第一。
                  调栾城簿, 历枢密直学士、签书院事。事迹具《宋史》本传。岩叟尝在韩琦幕府, 每与琦语, 辄退而书之。琦殁后,
                  乃次为《别录》三篇。上篇皆琦奏对之语, 中篇乃琦平日绪言,下篇则杂记其所闻见也。
                  有宋一代,谥号“忠献”者仅三人 : 赵韩王 ( 赵普 )、韩魏王 ( 韩琦 )、张魏公 ( 张浚,南宋中兴名相 ) 。而韩琦一生历
                  经北宋仁宗、英宗和神宗三朝,亲身经历如抵御西夏、庆曆新政等重要事件,在北宋内部享有很高的威望,即使在当
                  时的辽和西夏,也是“夷夏具瞻”,有极高的震慑之威。迄今为止,各地犹有纪念韩琦文物遗迹,安阳韩琦墓,北宋
                  时期的韩王庙和昼锦堂,福建泉州有忠献堂,五贤祠。
                  四库全书底本因爲文物价值舆历史价值在清末便受到极大的重视,沈津先生曾在《四库退还本 < 岩先生文集 >》一文中、
                  引述了瞿凤起先生的一句话 :“凡是书上钤有翰林院大方印的书都难得”。
                  据前人调査,四库全书著録的范氏天一阁藏本共有四百七十五种,如今进呈本仅存五十余种,而出现在拍场的机会则
                  更是少之又少。遍查历年拍卖纪録,只有嘉德与德宝曾拍过三部,其中嘉德一部爲明刻《皇明三元太傅商文毅公年谱》,
                  在二零零七年以三十九万余元落槌,另一部爲德宝于二零零六年征集的天一阁抄本《异域志》一册,以近十万元价格
                  落槌,二零一零年《天台集》在德宝以一百二十万落锤。此书传世自明正德九年至今已 508 年,从明天一阁至清四库馆,
                  后入翰林院,几经辗转,品相尚能保存如此完好,真爲难得之本。而此《忠献韩魏公别录》不仅在文献价值上有极高
                  的价值,更在文物和文化领域有着不可替代的价值。
             24.5×15cm
             RMB: 2,300,000-3,500,000



















                                                           著录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