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明品·明代版刻精品
P. 81

论天一阁进呈本之文献价值及论《四库存目》之书的进呈本(节录)












             乾隆三十七年 ( 1772) 正月初四, 清政府颁布征书令,
          在全国范围采集遗书,  令直省督抚会同学政等, 通饬所属,
          加意购访 , 汇送北京翰林院, 纂修《四库全书》 , 编撰
          《四库全书总目》 。中国传统文献典籍之整理与研究,,
          面临千载难逢的机遇和挑战。范氏后人,  审时度势,  突
          破家规,挑选善本,应诏进呈,深得乾隆皇帝赏识。乾隆称 :
          浙江范懋柱家所进之书最多, 因加恩赏给《古今图书集成
          》一部, 以示嘉奖。闻其家藏书处曰天一阁, 纯用砖瓦,
          不畏火烛,  自前明相传至今,  并无损坏,  其法甚精今办
          《四库全书》,卷帙浩繁, 欲仿其藏书之法, 以垂久远。
          宁波范氏天一阁从此跨出江浙,迈向全国,成为享誉海内
          外的中国第一藏书楼。
             此次编修《四库全书》,天一阁献出珍本共 638 部,被
                                                                                    天一阁图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采录 473 部,在全国藏书家中贡献最多。
          这次献书,造成了天一阁历史上藏书精品最大的一次集中流
          失。然而,通过此次献书事件,天一阁被推举为民间藏书楼                           1962 年,  冯孟颛 (  贞群 )  先生家属遵其遗愿,  将全部藏
          的典范和样板,皇家藏书楼,即四库七阁均仿天一阁建造。                           书十万九千余卷捐赠给国家, 1983 年 3 月, 移藏天 一阁。
             公元 1772-1795 年 ( 乾隆三十七年至六十年 ) 这二十                 目前, 天一阁所藏文献古籍已达三十万卷,相当于范氏鼎
          余年间,  是中国文化典籍整理研究史上大  丰收的年代。                         盛期的四倍以上,“楼阁清癯类硕儒”的天一阁, 迎来蓬
          纂修近八万卷的 四库全书 , 缮写七部, 入藏七阁 ; 从 永                      勃发展的新时代。在海内外学者的心目中,天一阁是中华
          乐大典 辑得佚书 126 种, 活 字排印出版 武英殿聚珍版书                      传统文化的载体,天一阁是中国藏书文化的象征!
          ; 编撰 四库全书总目 200 卷,  四库全书考证 100 卷 ; 在
          在都是重量  级的标志性成果,  至今口碑载道,  如影随形                           以上文字据崔富章先生《论天一阁进呈本之文献价值》
          般影响着中国学术界。在这一工程的实施过程中,  范氏天                              其中,《忠献韩魏王别录》(四库存目标注著录为《韩
          一阁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虽然损失掉部分藏书, 但乘此机                           魏公别录》,疑误)即是此次进呈中之一种,被列入四库存
          遇, 天一阁向世界展示其藏书的独特价值, 传递出魅力无                          目图书中。
          限的收藏理念,  藏书文化,  名扬海内外。藏书精神,  乃
          藏书楼之灵魂。精神理念的固持与弘扬, 为藏书楼生命力                               四库进呈本是怎么出现的?
          之源泉。天一  阁一代又一代的守护者,  薪火相传,  不绝
          如缕。如今的天一阁,  不仅保有范氏旧藏 21245  卷,  而                        四库进呈本,又称四库采进本,从字面上看,是指各地
          且海纳百川,众多藏书家自愿把辛勤积累的藏书汇入天一                            方包括京城官员进呈到四库馆的书本。但事实上内府和翰林
          阁。1957 年, 张季言先生家属赠送“樵斋”藏书五万余卷。                       院藏书亦包括在内,这部分书不宜称「进呈」。
          1979 年, 朱赞卿先生家属赠送“别宥斋藏书”十余万卷,                            进呈办法,乾隆三十七年正月初四日上论有明确规
          字画文物一千七百余件。同年, 孙定观先生赠送“蜗寄庐”                          定 .「在坊肆者,或量为给价。家藏者,或官为装印。其有
          藏书,杨容林先生家属赠送“清防阁”藏书,均在万卷以上。                          未经镌刊,祇系钞本存留,不妨缮録副本,原书给还。……
                                                               先将各书叙列目録,注系某朝某人所著,书中要指何在,简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