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67 -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古代
P. 667
吴冠中艺术巅峰时期
典范巨制《野藤明珠》
局,全局的所有的这些形、色、点、线、面之间那种交响。
他最关注的就是象,这个象就是他在半睡半醒半梦这种
状态中出现的。
吴先生晚年把“形式美”走向了一个中国传统文
化美学的最深处,这是他对中国美学、中国绘画走向现
代、走向世界***的一个贡献。他早期的时候还注意选一
个形象的角色、选一个形象。他后来呢,就完全选择
象,他晚年一直强调象大于形。象大于形,他更多的是
强调这个象,象是无形的,“象”用现在的话来说,就
是一个场一样,他是一个混沌的场,分明又清晰、清晰
又混沌、混沌中分明,或者说混沌中放着光明,这是他
一直强调的。所以他在这个画的过程中,像《野藤明
珠》这张画,他是一个忘我的状态,是一个逍遥游的状
态,是个半睡半醒的状态、完全不用脑子的状态,他也
是一个自己像梦游似的,自己又知道又不知道这么一个
状态,他能控制又半不控制的一个状态。这正是中国传
统文化里所讲的最高的、无我的这种状态,《野藤明珠》
就是这样一件作品。所以你看上去啊,好像它混混沌
沌,但是每个部分又次序井然,而且***一个特点,这个
《野藤明珠》他用完全纯黑白的这样一个墨色,放弃了他
原来的那个彩色雨的点,这也是他自身对徐渭的一种认
识和理解。中国绘画里黑白就是阴阳的世界,一切由阴
阳化生、生生不息之阴阳化生万物,再加上徐渭他们那
个时候,你可以看到他的作品基本上是黑白居多,“黑
白” 可以说是绘画里色彩世界中的轴心,任何彩色都不
可能离开黑白,而吴先生这个时候呢,象征着一个是他
对徐渭的理解,一个是他的作品更加纯化了。所以这张
作品是吴先生的非常重要的代表作,反映了他整个晚年
过程当中,“形式美”走向了一个无的、无我的,从无的
角度,虚幻的镜子里看世界这么一个境界,这是中国美术
非常高妙的地方。
作者为清华大学吴冠中艺术研究中心主任
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