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9 - 古欢·中国古代书画
P. 149

1181

                有明一代之文艺,小说、戏曲发达而诗歌发展相对停滞,但却是岭南诗歌高速发展的时期,如“南园五先生”、“南园
            后五子”,“后五子”之一的梁有誉与李攀龙王世贞等一起跻身于明代诗坛“后七子”,明中叶之丘濬、陈献章、黄佐等学者
            之诗,都推动了岭南诗歌的大发展。而区大相则是明代诗坛一位关键人物。
                区大相(1549—1616),字用孺,号海目,广东高明(今佛山)人。明万历元年(1573)与胞兄区大枢同中举人,万历
            十七年(1589)又与胞弟区大伦同中进士,传为一时佳话。选庶吉士,授检讨,历官赞善中允,掌制诰,居词垣十五年。在
            其生活的明万历年间,前后七子的仿古、摹古风气笼罩诗坛,区大相则力矫此种风气,“力祛浮靡,还之风雅”,践行初唐现
            实主义诗风,使之内容充实,感慨深沉,其《前使集》《后使集》中所作,即是分封诸藩时所见民间情形,论者谓“颇似杜甫
            离乱之作”。区大相对于明代中期以后的岭南诗坛影响是巨大的,因此明末清初同是诗人的屈大均就评论说“明三百年岭南诗
            以海目为最”,清初诗坛祭酒王渔洋则说“粤东诗派皆宗区海目”,这就是看到了区大相的影响所在。
                区大相亦擅书,此件赠何湛之自书诗翰,区大相书迹极稀少,此为其传世墨迹孤品,气息醇厚质朴而风华自在。上款
            “公露年丈”,即何湛之(1551—1612),字公露,号矩所,更号疏园,江苏江宁人,万历十七年进士,官工部主事、永平
            知府、南京工部尚书等。何湛之曾任江西按察司驿传道佥事,此作或即作于此时。又,此诗名《送何公露佥宪之豫章》,则是
            区大相转为送何湛之所作之诗。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   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