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0 - 静观雅集·古代玉器专场
P. 50
此扁瓶選用上等白玉琢制而成,玉質溫潤瑩白,體如凝
脂,精光內蘊。頂蓋透雕蒼龍戲珠為鈕,裝飾尤為繁縟精到,
依料就勢碾斫盤曲遒勁之龍身,龍口碩張,雲鼻圓目,以細
膩陰刻線裝飾龍鱗及須髯,工藝精湛,一絲不苟。頂蓋呈四
面坡式,與瓶身子母口相扣。束頸扁圓腹,底部承高圈足。
除頸側對雕如意銜環耳外,通體別無繁飾,彰顯無上白玉美質,
更與繁工鏤雕之蓋鈕相應和,繁簡有度,別具巧思。
乾隆時期諸藝技巧臻至頂峰,但高宗對玉器主張師
古遵訓,提倡「良材不雕」(見戊申,即五十三年《詠
白玉如意》),於本品上既有完美體現,器型取意
上古青銅壺,「古尚簡約」(見壬寅,即四十七年《詠
和田玉盈尺壁》),同時化裁如意雙環為耳更添巧思。
除頂蓋外,通體沒有雕琢多餘的紋飾。遵循《禮
記》大圭不琢之制 ( 見己亥,即四十四年《古
玉圭》),
如本品大塊且優質的玉料也只有乾隆
二十五平定***之後才得以出現,是時回部
每年向朝廷納貢玉料四千斤,分為春、秋
兩次貢進內廷。於是,內廷玉料增多,促
進了如意館和各織造、鹽政、鈔關等內廷
派出機構玉器製造業的發展。整 器玉料
之美、器形之碩、工藝之精,曠絕古今。
宮廷造辦處琢制了很多此
類仿古器物,在宮廷中用於陳
設,可參考清宮舊藏幾例,其
一如本品做扁瓶,通體光素,
器底書「乾隆仿古」款,例見
《故宮博物院藏品大系·玉器
編 10·清》,頁 53、圖 26,
另有一例頸側飾如意耳銜環,
但腹部滿雕龍紋,見館藏
編號:故 00087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