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 - 览胜—现当代艺术夜场
P. 64
一直以来,曾梵志都因其凌厉多变的创作风格和强烈的批
判意识而享誉艺术界。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协和医
院”系列,至九十年代的“面具”系列,曾梵志都将视角
聚焦于芸芸众生,力求揭示出社会现实的真相与平凡个体
的心理状态,其作品兼具幽默的讽刺与凝重的陈述。2002
年之后,享有盛名的“面具”系列渐近尾声,取而代之的
则是标志着其绘画风格重大转变的“乱笔”系列。在这一
系列中,画家从草书的自由笔势,中国古典园林的特殊景
观构造以及植物藤蔓的缠绕形态中获得灵感,以缤纷乱舞
的笔线和精心设计的空间关系,建构起全新的视觉范式。
受到波洛克“行动绘画”的启发,曾梵志在创作中非常重
视绘画过程的偶发性:“我在创作的时候是两支笔同时工
作,食指和中指之间的笔为主导来创作,另外的一支笔却
在创作过程中带来破坏,这样会带来画面中看似凌乱实则
有序的笔触。”在《乱笔》系列中,曾梵志开启了对人与
自然关系的重新思索,他将抽象表现主义的视觉形式和丰
富的东方元素相结合,在一个更复杂、恢弘的空间里探讨
“天人合一”的哲学命题及人类精神世界的困境。
创 作 于 2 007年 的 《 无 题 07-3( 三 联 作 ) 》 是 曾 梵 志
“乱笔”系列成熟期的一件杰作。画家在巨大的画幅之
上,以宋代山水的构图之法和变幻莫测的笔触编织出一个
错综复杂的视觉迷宫,宏阔高远气象磅礴。画面中,一片
广阔而贫瘠的土地向远景延伸,大量混乱的笔触塑造出密
布的树枝与荆棘,相互纠缠的枝条层叠交错,织就了一张
厚重而又密集的网络。透过网络间隙,可见远处冰冷的湖
面和阴霾的天空,漆黑荒凉的夜色和水面耀眼的白色反光
宋 屈鼎《夏山图》 纽约大都会博物馆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