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8 - 中国书画夜场
P. 68
2516
齊白石 1864-1957 群雞圖
Qi Baishi Rooster and Chicks
立軸 設色紙本
hanging scroll; ink and color on paper
× cm. / × in. 约 . 平尺
RMB: 1,000,000-1,200,000
【題識】星塘老屋後人齊白石。居京華第廿又八年。
【印文】齊大
【鑒藏印】霍氏積成堂藏
【楊善深題籤條】齊白石群雞圖。印文:善深、霍宗傑印
【說明】霍宗傑舊藏。霍宗傑,廣東省江門人,著名實業家,文物收藏家,加拿大僑領。
公雞之於齊白石,象徵著故土家園對他的羈絆。白石老人畫雞,最早可追溯到他三十歲之前。他曾為老師胡沁
園作《三公百壽圖》,畫中即作三隻公雞。彼時所繪雖筆墨不佳,但已生動傳神,完全能夠掌握公雞自身的形體特
點,畫中趣味已然不凡。在約20世紀30年代初期的《公雞石榴》中,齊白石寫道:「書不說故園情,聊道牆頭草未
生。十五年前清福厚,石榴樹下有雞聲。」公雞非但是「佳禽」,而且更具備「文、武、勇、仁、信」五種美德,
因而又名為「五德圖」。
而晚年老人觀察和研究雞的時間比畫雞的時間多,更將生活所見融入技法之中,日臻純熟且取法自然。此作以
公雞護雛場景入畫,繪五隻雛雞,化用竇燕山一門五子均登科及第的典故,寓意吉祥。
白石老人畫雞,常有「將軍之儀」。觀此作中之公雞,尾羽高翹,俯身回首,似閱兵般審視著腳下的小雞,同
時又似一位慈父在訓導年幼的孩童。這不禁讓人聯想到「竇燕山,有益方;教五子,名俱揚」。這正是老人在畫面
之中所蘊含的更深層次的思想菁華。從此幅畫可見,白石老人的畫,不僅在表面上符合大眾的審美觀,更是深入淺
出地融入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應該講,這才是白石老人藝術生生不息的力量源頭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