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8 - 中国书画夜场
P. 58

雪江堂遺珍 Lot2513









               2513



               齊白石  1864-1957  延年

               Qi Baishi    Flower of Longevity and Autumn's Pride

               立軸  設色紙本  1947年作
               hanging scroll; ink and color on paper; painted in


                 ×  .  cm.      / ×    /  in.  约 . 平尺
               RMB: 800,000-1,200,000


               【題識】延年。迺鳴女士清屬,丁亥八十七歲白石。
               【印文】齊大、三百石印富翁
               【展覽】「齊白石展」東京京王百貨店,1966年4月15日-20日;大阪高島屋,1966年5月24-29日。

               【出版】《齊白石展》圖版三十五,日本雪江堂,1966年。
               【說明】Lot2513-Lot2514為原藏家於同一來源購入。






                                                    「少年樂事怕追尋,一刻秋光值萬金。記得那人同看菊,一雙
                                                蟋蟀出花陰。」

                                                                                              ─齊白石

               出版書影








                   齊白石常作菊花,三色菊常見,但此幅《延年》中的五色菊花現世極少。輔以大篆「延年」二字,並上世紀
               六十年代雪江堂的圖版記載更是稀世罕見。

                   菊,古時被稱為「節花」、「女華」等,每年季秋之月,百花凋零殆盡,唯獨寒菊盛開,其因耐寒、隱逸的品
               質,深得士大夫們的青睞。戰國時楚人屈原曾有「朝飲木蘭之墜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句,借菊花暗喻自己對高
               尚人格的追求,故菊花一開始出現在文人的作品中,便具有了「人格」的象徵意義。東晉潯陽陶彭澤荷鋤歸來,乘
               興吟出「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千古絕唱,使得菊花更和那些不與世俗同流合污而離群索居、隱遁山林的逸
               民高士結下了不解之緣,成為他們遺世獨立的精神象徵。到了清末民初,文人們結社品菊、賦菊、畫菊。斜陽下,
               短籬旁不時顯現出他們遠離塵囂之身影。

                   齊白石畫菊,除了陶淵明和歷代文人的影響,主要是因為菊花與他的早年記憶有很多關聯,而他也喜歡菊花所
               象徵的秋天和「獨耐人間冷」的品格,歷經秋霜仍傲立枝頭,多被賦予吉祥長壽之意。

                   是幅中,花瓣如舌,千葉重蕊;花頭如球,飽滿碩大。著色之花,先以洋紅或淡墨勾繪菊瓣,以線條的迭壓
               展示菊花的陰陽向背,再以藤黃、藍靛、洋紅和朱砂調和罩染,白菊則以墨線雙鈎,極淡的水墨點染,畫面賦色多
               彩,卻濃淡相宜。花莖以勁健之筆寫就,菊葉則用墨點染,趁其未乾,以墨筆勾勒葉筋,一氣呵成,濃淡氤氳之
               間,肌理層次立現。畫家對於世界細膩的觀察,筆墨情趣的經營可見一斑。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