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 - 饕餮—重要海外回流器物专场
P. 12
2302
清雍正 柠檬黄釉茶圆
LEMON YELLOW GLAZED TEA BOWL
Yongzheng Period of Qing Dynasty
款 识:大清雍正年制
说 明:相近碗例成对,出自Eli.Lilly伉俪收藏,售于纽约苏富比1993年6月3日,编号 334;另一例曾展于鸿禧美术馆,《中华文物集粹:清翫雅集收藏展II》,台
北,1998年,编号44,售于伦敦苏富比1997年11月4日,编号1375。另可参考两例,分售于伦敦苏富比1997年11月5日,编号 1375,以及香港佳士得2009年
11月27日,编号1715。亦可比较一对较小碗例,现藏于Museum of Far Eastern Antiquities,斯德哥尔摩,图录于Jan Wirgin,《Chinese Ceramics from the Axel
and Nora Lundgren Bequest》,斯德哥尔摩,1978年,图版58b,编号78;仇焱之曾收藏一对近例,售于伦敦苏富比1980年11月25日,编号 101;另一单例
见香港苏富比,2011年4月7日,编号32,成交RMB 284万;另有一对见于北京保利,2018年12月8日,编号5319,成交RMB:379万,可见此种瓷品长年受
藏家所重视,极为难得。
因黄与“皇”同音,黄釉自明初创烧,就成为黄色成为皇家至尊之色,是皇家控制最为严格的釉色之一,明清两代黄釉瓷器只有皇家才能使用。黄釉创
烧于明初景德镇官窑,明时以弘治年间所烧“娇黄”最好。清康熙晚期,内务府珐琅作引进锑黄釉,即以氧化锑为主要呈色剂的低温色釉,用于珐琅彩
瓷的烧造。因其淡雅可人,深受皇室喜爱,故御窑于雍正朝研制出此类黄釉,习称“西洋黄”。督陶官唐英在雍正十三年所写《陶成记事碑记》中就列
有“西洋黄色器皿”一条。因其为“本朝新制”,故在御窑所造的众多釉水中脱颖而出,为所列“岁例贡御者五十七种”之一,要求每年进贡,可见皇
室及督陶官对此种釉色的珍视。雍正御窑中,单色釉以匀净、不事雕琢之美闻名,而单色釉瓷极难烧成,色浅者尤甚,塑胎、修坯、窑烧、施釉中稍有
微瑕则前功尽废。所以尽管“西洋黄色器皿”每年都贡与皇宫,但总体烧造数量并不大。
本品直口,深弧腹,短圈足,杯形小巧俊秀,显曲线流动之趣。内壁施白釉,外壁柠檬黄釉,纯净娇嫩,明丽夺目,晶莹透亮,与整器的轻盈灵透相得
益彰。底部施白釉,坚细匀净,并署「大清雍正年制」青花双行楷书款,字体清秀工整,神韵雅致俱存。骤观本品造型颜色,看似简单,实则技巧要求
极高,于各门中唯属最难。此类单色釉瓷器,塑形、施釉及窑烧火候均须一丝不苟,各道工序无数,但见瑕疵,前工尽弃。各单色釉瓷器之中,唯独黄
釉与宫廷有直接联系,而柠檬黄釉则以雍正御窑为最首,连乾隆时期的瓷匠亦以雍正柠檬黄釉器作为烧制的蓝本,参考乾隆朝清宫内务府造办处《记事
档》载录:「乾隆三年元月二十五日,太监高玉交首领萨木哈、催总白世秀……洋黄三寸碟、洋黄里外收小三寸盘……传旨交与烧造瓷器处唐英,照样
烧造送来」。
来 源:英国藏家旧藏
D:7.5cm
RMB: 120,000-15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