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1 - 博古赏今—中国杂项专场
P. 121
3334
民國 銅胎畫琺瑯執壺盞托一套
尺寸不一
RMB: 20,000-30,000
铜胎画珐琅是著名的传统工艺,多以红铜制胎,后在胎土敷一层白
釉,烧结后用釉色彩绘,经二三次填彩,修正后再烧结,镀金,磨光,
工艺复杂,制造难度较高。此套铜胎画珐琅执壶装饰纹样充满了西洋
风格。执壶瓶身以蓝色珐琅彩为地,填色烧制出缠枝花纹图案,壶身
处有开光,中间绘有花鸟图案;四只茶盏及盏托装饰风格与执壶一致,
盏配有古铜器出戟耳饰,形制优雅,用色艳丽。工艺上接近景泰蓝,
装饰上又有瓷器风格,同时大胆的着色又大胆融合了西方画的特色,
是民国时期多方文化融合的典型器。
3335
清 掐絲琺瑯獸耳銜環三獸足尊
高:28cm;直径:24cm
RMB: 80,000-150,000
凤尾尊敞口,短颈,宽肩,鼓腹,平底,圈足下接翼兽形三足。颈
部焊接一对狮耳铺首。肩部饰宝折枝莲纹。颈、及圈足外壁施天蓝
色珐琅釉为地,装饰狮子纹样。铺首、翼兽形足鎏金。
以兽、人形象作为器足,是明末至乾隆时期比较常见的掐丝珐琅装
饰风格。艳丽纯净,鎏金灿然;纹饰刻画精细;器体高大,由颈部、
肩部、腹部拼接而成,这些都是清代官造珐琅制品的典型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