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0 - 博古赏今—中国杂项专场
P. 120
3332
明 掐絲琺瑯燭臺一對
高:43cm;直径:19.5cm
RMB: 30,000-50,000
此对珐琅烛台成对,整体由烛扦、柱、托座三部分构成。顶端形似
一圆形小盏,内设烛扦,中部置烛盘,与上部小盏以立柱相连,口
沿皆外撇;底座似倒扣之酒盅,整体造型端庄稳重,典雅大气。通
体天蓝色珐琅釉为地,其上绘画缠枝纹,间以缠枝、菊花间隔,整
体纹饰繁缛富丽,刻划精细,此种烛台大多与一炉二觚做五供摆放,
是明清时期常见的供奉器。
烛台又名“蜡扦”,在我国的历史十分悠久,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代,
是用于插蜡烛的器具,《楚辞》中有“室中之观多珍怪,兰膏明烛
花容备”之语。在汉代就已被人们广泛使用。
3333
清乾隆 銅鎏金嵌百寶盆景一對
带座高:45cm
RMB: 60,000-100,000
参阅:北京保利十周年秋季拍卖会 LOT 7469 清乾隆 铜胎画珐琅
盆玉石百宝花鸟盆景 (一对)RMB 3,335,000
盆上阔下小,略近长方,四矮足。通体鎏金,巧妙利用了材质的肌理,
制造出自然而又独特的装饰效果。盆沿刻回纹一周,壁面以缠枝花
卉纹及宝相花为主题纹饰,刚柔相济,极为精美。盆内为花卉小景,
以铜为根,琥珀、白玉、碧玺、松石为花瓣及花叶。花叶鲜丽明艳,
材质、色泽和造型相互衬托,刚柔相济。此景工艺精湛,工艺精巧,
造型优美,物象写实而清新简洁,风格高雅,在以华丽繁缛为能事
的宫廷盆景工艺中可谓别树一帜。
中国清代宫廷中以金银、珠宝、翡翠、珊瑚、玉石和玛瑙等贵重材
料制作的点景, 配以金银、珐琅、玉石、雕漆和镶嵌等工艺制作的盆,
二者合为一体,称为盆景。中国盆栽始于晋代。在唐代章怀太子李
贤墓墓道壁画中,绘有盆栽花卉。宋代的树桩盆景造型已相当精巧。
明清两代盆栽技艺更加发展。其特点是在有限的范围内表现出较幽深
的自然景致。后经康乾盛世,社会物质丰富,文化艺术繁荣,清帝
王贵族的生活也更加奢侈,于是出现了用高贵的材料雕刻镶嵌而成
的盆景。在四季寒暑分明的北方,这些像生盆景中的花果草木却永
远鲜艳欲滴,绚烂夺目,且往往带有明显的吉祥寓意,成为宫廷文
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此对盆景花叶雕琢得栩栩如生,摆放错落有致,
从远处看,完全可以同天然的花卉相媲美,且色彩淡雅,极为难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