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9 - 中国书画夜场
P. 79

2522  任伯年  1840-1895  仙壽圖






































                                     任頤,「海上畫派」中的佼佼者,中國近代繪畫藝術開山第一人、上海開港以來最為傑出的畫家之一。作為民
                                 間畫家,他來自社會的底層,面對的是中國近代史上最為激蕩不安、風雲變化的年代。尤其是來到上海之後,伯年
                                 先生一面承襲著傳統生活方式與審美觀念的潛變,一面又汲取著西方繪畫的技法,敏感地捕捉到了民眾所需要的藝
                                 術表現形式。他通過友人劉德齋接觸到西方繪畫,還從其手中得到了3B鉛筆。此後,每當外出,他總要帶一支鉛筆
                                 隨身,以便速寫之用,這樣的習慣不僅鍛鍊了他準確生動的造型能力,也積累了用於創作的豐富素材。最終,他上
                                 承石濤、華喦等人的變革精神與入世情懷,繼承了海派先驅雅俗共賞的曲調,取民間繪畫的生氣奕奕、瑰奇想像與
                                 裝飾意趣,宋代工匠繪畫的忠於物象與周密不苟,文人畫的詩情與筆墨韻律,更參以西畫的素描、速寫與色彩,在
                                 陳陳相因毫無生氣的正統派繪畫之外,以花鳥畫和人物肖像畫為主攻方向,創造了一個充滿活生生人物與活色生香
                                 花鳥的生機勃勃的藝術新天地。在這個天地中,封建文人的文雅高致沒有被全棄絕,但已不是主導因素,通俗平易
                                 更為一般市井小民喜聞樂見的趣尚情懷得到了前古少有的展現。

                                     此幅寓意吉祥的《仙壽圖》作於1895年,彼時,任伯年很少畫頗費功夫的肖像畫,偶有創作時,風格也較之先
                                 前更為簡單自然,大有「絢爛之極復歸平淡」的情狀。畫面中的老者是典型的高額壽星造型,作者以細筆繪老者發
                                 須,淡墨寫面部、手指。身後有童男童女隨侍,男童手中執虯杖,有菊花點綴於其上,以表現文人安逸閒適的理想
                                 生活。這一意向源於「千古真隱士」陶淵明的「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陳洪綬、張大千、溥儒等後世畫家皆
                                 喜描繪這一題材。

                                     虛谷曾贊任伯年「筆無常法」,這需要畫傢具備對用筆力量及用筆速度的精確把握。本作中,人物衣紋採取的
                                 是任頤最具辨識度的釘頭鼠尾描,長線行筆迅疾,盤曲回折,流暢有力,精氣逼人,筆與筆的組合中造成了「瀏灕
                                 頓挫」的韻律感。在人物形象上,他將花鳥畫中的沒骨法運用到人物畫中,使其面部呈現出一種立體感,即便遠觀
                                 也依舊栩栩如生。總而言之,通過此作,我們可以看出,晚年的伯年先生在對線條的運用和對造型的把握上已經達
                                 到了完美的統一。

                                     在吳昌碩眼中,他「腕力鼎可舉,褚墨傳意態,筆下有千古」;在徐悲鴻眼中,他是繼仇英之後中國畫家第一
                                 人;Michael Sullivan說:「在活躍於上海的任伯年的畫風中,通商港口特有的喧囂的氣氛融匯在大眾性之中的蓬勃生氣
                                 交融在一起。」這樣的任頤,為當時的中國畫界帶來了一股新風,在之後對國畫的長期改革中,他也讓後世認識到,
                                 所謂的中西兼容,依然要以傳統為根基,不棄中華文化千年傳承。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