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6 -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
P. 356

黄宾虹曾说过学习传统应遵循的步骤:“先摹元画,以其用笔用                           是对于宿墨的运用,黄宾虹曾有言:“画用宿墨,其胸次必先有
           墨佳;次摹明画,以其结构平稳,不易入邪道;再摹唐画,使学能                          寂静高洁之观,而后以幽淡天真出之。”观此画可知果如其言。
           追古;最后临摹宋画,以其法备变化多。”可见,黄宾虹对于元代                          黄宾虹晚年有专门瓷缸,用以储存宿墨。墨汁研得,墨滓储蓄起
           绘画的重视程度之高、研习程度之深。此画就是在意境上追求                            来,不湿也不全干,近粘液状。谨慎用之。浓宿”如漆,黑中发亮。
           元画的清逸之感。《江山卧游图》作于1948年,是年黄宾虹由北平                        “淡宿”,旧墨脱胶,线条沉在纸上,渍旁化开有水痕,看似“淡
           南旋杭州,居于西湖之滨。在经历了蛰居京华,潜心艺事的所积                           墨”,笔笔分明,积累而成。水墨山水之中,更兼石绿设色。黄宾
           累的十年之功,已形成独居特色的艺术风格。对于笔墨技法的研                           虹所用石绿,系前清朝珠磨之而成,色彩稳重醇厚,浅施淡彩,

           究,黄宾虹将之归纳为“五笔七墨”,所谓五笔:“一曰平,如锥画                         色墨相得,浑然天成,更见华滋。
           沙;二曰圆,如折钗股;三曰留,如屋漏痕;四曰重,如高山坠石;                         此件《江山卧游图》题清代诗人方尚惠之绝句,方尚惠,字骏侯,
           五曰变,参差离合,大小斜正,肥瘦短长,俯仰断续,齐而不齐,                          号丹崖、逍遥子,浙江乐清人,悠游雁荡,各志其诗。一句“水清
           是为内美。”山石之勾勒,林木之点叶,五笔齐备,相得益彰。                           流日影,恍若入桃源”,正与此画境相合。方氏诗歌传世不多,由
           于此件《江山卧游图》中,更可见黄宾虹对于墨法自由运转。特别                          此亦可见黄宾虹于古代文学诗词研究之一斑。

















                                                             340 |  341
   351   352   353   354   355   356   357   358   359   360   3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