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04 -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
P. 304

石鲁《埃及金字塔》                                  石鲁《沙漠之舟》

           异域访问写生是二十世纪50到70年代间中国画坛的一个特殊艺                          这篇演讲文章在埃及的主要报章上刊登,引起了广泛关注。这是
           术现象, 它是新中国借助文化艺术交流的形式打开与外国交往的                          中国画家在新中国初期,为数不多的国际艺术会议上发出的声
           重要方式之一。 当时委派傅抱石、 关山月、 李可染、 赵望云、 石鲁                     音,对世界认识中国、中国艺术有着重大的意义。石鲁在发言中
           等艺术家, 以访问写生的方式打开了对外交流的大门。 这种委婉                         强调的“艺术传统与继承”问题中的诸多重要观点,成为“长安
           的外交方式, 接近了新中国与外界的距离, 打开了中国外交走向                         画派”艺术主张的先声。
           世界的一扇窗。 另一方面, 作为一个国家重要的历史与文化软实                         回国后,二人又在西安进行了访问写生的预展。 1956年11月,赵望

           力, 在与异域的历史文化碰撞中, 也使得中国画家接受了异国风                         云、石鲁埃及写生汇报展在北京开幕。这也是新中国画家第一次
           情的洗礼, 诞生了 一批现代美术史上特殊形态的中国画作品。                          以绘画的方式展示古老埃及文明的展览。次年, 1957年3月,由中
           长安画派主将石鲁、 赵望云在1956年8月受中国政府委派到埃及访                       国埃及友好协会编,长安美术出版社出版了《赵望云石鲁埃及写
           问写生, 踏上古老的 “丝绸之路” , 从长安到埃及, 留下现代中国                     生画选集》。在“编者的话”中记录道:赵望云、石鲁是中国美术
           对外交流的佳话。 在近三个月的写生中, 二人汲取了异域的冲击,                        家协会西安分会的主席和副主席,他们从事国画创作已有二十年
           碰撞出别样的灵感和火花, 为日后 “长安画派” 的兴起奠定了                         左右。画家们的笔虽然这次还不可能给人们显示出这个伟大国家
           重要的基础。 1955年, 在亚非会议前夕 , 时任***兼外交部长的***                 的全貌,但人们从画面上已可以呼吸到她那勤劳纯朴的生活气
           与埃及总统纳赛尔相继在缅甸仰光和印尼万隆举行会晤, 就两                           息。画家们以中国绘画的传统手法朴素地刻画了这些动人的画
           国关系和建交问题深入交换了意见。 双方达成从两国贸易开始,                          面,把人们的感情很自然地牵引到埃及去了。画中所洋溢的真挚
           互派商务机构, 逐步使关系正常化的原则协议。 1956年5月, 埃及                     友情,可以说是中埃两国人民友谊的又一生动的记录。

           驻华商务代表拜会***, 承认***并愿建 立外交关系和互换外交使                      1956年7月,他刚到埃及开罗,顾不得旅途的疲劳,就马上奔向埃
           节。 两国政府发表建交联合公报, 宣布正式建立大使级外交关                          及的大小城市,拼著命地画金字塔,画尼罗河,画塞得港……埃
           系, 并正式签署了文化合作协议。                                       及之景永远留在了画家的画笔下。他们真实地纪录了那个时期
           因此这年8月, 赵望云和石鲁被外派同往埃及参加亚非国际艺术                          埃及人民的生活,尤其是最为普通的民众的生活。牧女们赶着羊
           展览会, 并在开罗等地访问写生。 去时绕道苏联, 归途经缅甸回                        群,农夫牵着耕畜,工农兵商、城镇乡村、牛马驴骡,十字街头,

           国。 这是新中国的画家第一次走进埃及, 体验异域风情与生活。                         他的笔墨充满人文关怀。“一手伸向传统,一手伸向生活”,这画
           在历时三个月的访问写生过程中, 赵望云、 石鲁主要活动在开罗                         风和艺术追求也直接影响了“长安画派”的艺术主张。
           一带。 他们走访名胜古迹、 工厂 农村、 渔港码头, 广泛接触各个阶                     其实,早在1955年7月,石鲁曾赴印度担任万国博览会中国馆的总
           层的民众, 体会异域风情带来的创作激情。 他们创作了大量的写                         美术设计。这其间他绘画了大量的写生作品和速写,《戴红头巾
           生和速写。 在开罗举办了 一个小型展览, 向异域的同道们展示新                        的赶车人》、《印度人家》均创作于此时。画面中充满无限创造
           中国画家的艺术追求和素养。                                          力的艺术人生,拥抱新事物的激情。画面中的少女,牧羊累了,在
           在这次艺术展览会研讨会上, 石鲁作了题为 《关于艺术形式问                          大树下小憇,充满恬静的生活气息。这与作为革命者的石鲁,后
           题》 的演讲: 我们在艺术形式的发展上, 首先是把自己看作民族                        期集“诗人”和“战士”品格于一身,悲壮的形象殊不相同。也因
           传统形式的继承者和发扬者。 如果艺术形式一旦失去民族形式                           此“长安画派”异军突起,在新中国反映新时代、新生活,促使中
           的特征, 也就减弱了它表现民族生活的能力。 。 。 我们在今天的                       国画从内容到形式推陈出新的背景下,形成具有超地缘特色的
           艺术发展上, 主张 “百花齐放, 推陈出新” 使我们的艺术的繁荣,                      画派,从而影响和改写了现代中国美术的发展史。

           不愧于这个伟大的人民的时代。

                                                             288 |  289
   299   300   301   302   303   304   305   306   307   308   3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