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6 -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
P. 206

题  识  胡蝶女士属。廿六年五月,悲鸿。
                    726                               钤  印  徐悲鸿
                                                      释  文  远客寄新字,乡农保旧闻。
                      五 书 行 言 联                       上  款   胡蝶(1908-1989),原名胡瑞华。籍贯广东鹤山,出生于上海。中国最优
                鸿 徐 悲      轴 立                               秀的电影演员之一,中国第一位“电影皇后”。1925年,胡蝶参演个人首部
                                                             电影《战功》从而开启电影生涯 ;同年,在剧情电影《秋扇怨》中首次担
                           墨 本 纸                             任女主角。1931年3月,她主演的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在上
                             水
                                                             海新光大戏院公映。1932年,出演《啼笑因缘》。1933年1月,胡蝶以21334
                                                             的票数当选由上海《明星日报》评选的“电影皇后”,之后在"中国电影皇
               1895
                |                                            后竞选"中,她又夺取"三连冠" ;3月,她又主演了中国首部左翼电影《狂
               1953
                                                             流》;同年,主演的电影《姊妹花》则成为她表演生涯的代表作。1937年
                                                             卢沟桥事变爆发,胡蝶前往香港,先后拍摄了古装片《绝代佳人》以及爱
                           作
                          1937 年
                                                             情片《孔雀东南飞》等影片。1946年,胡蝶从上海迁居香港,在香港主演
                                                             了电影《春之梦》等片后,决定告别影坛而专心辅佐丈夫潘有声从事经营。
                                                             1960年,她则凭借主演的爱情片《后门》获得第七届亚洲电影节最佳女主
                                                             角奖。1966年,她拍完《塔里的女人》后息影。1989年4月23日,胡蝶在加
                                                             拿大去世,享年81岁。












                                                      徐悲鸿幼年刻苦学画,后去法国留学。抗战期间,曾多次鬻画筹资济民。新中国
                                                      成立后,任中央美术学院院长、中华全国美术工作者协会主席。擅长油画、国画,
                                                      中西结合,自成风貌。书法亦有一定造诣,颇见个性。徐悲鸿的书法受康有为影
                                                      响较大,结体疏朗大方,同时又自出机杼,拂去康书的霸悍气,锋芒内敛,使作品

                                                      的气息归趋平淡冲和。徐悲鸿一生临帖不辍,其书法成就亦为论者所推重。他
                                                      在《自述》中谈到自己早年在康有为门下学习书法,曾数遍临习过《经石峪金刚
                                                      经》、《爨龙颜》、《张猛龙》、《石门铭》等碑拓。此件作品脱胎于魏碑,参以行
                                                      书笔意,结体疏朗大方,天真烂漫。悲鸿曾云:“天下有简单事,而为愚人制成复
                                                      杂,愈远愈失去益远者,中国书法其一端已。”可见徐悲鸿对于书法之见解颇为
                                                      直截明了,故其书敢于创新,气魄宏大,如此联者是也。
                                                      本联书于1937年,题识可知,此作的上款人为胡蝶女士,即胡蝶(1908-1989),原名
                                                      胡瑞华,祖籍广东鹤山,在上海出生长大,上海民国时期和英属香港时期著名电
                                                      影女演员,是当时充满传奇色彩的上海女性。 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1937年11月
                      胡蝶影像 摄于 1933 年
                                                      上海失守,不久,明星公司在上海枫林桥的总厂被日军占领,明星公司从此不复存
                                                      在。此时丈夫潘有声已在香港发展事业,于是胡蝶携同家人避居香港。根据徐悲
                                                      鸿年表记载: 1937年徐悲鸿 在香港、广州、长沙举行徐悲鸿画展。 从香港一位德
                                                      籍夫人手中购回中国人物画瑰宝《八十七神仙卷》。由此可以推测,此幅作品是悲
                                                      鸿先生在香港写赠于胡蝶女士的得意之作。此幅对联字大饱满,结体舒张,骨肉
                                                      匀称,墨彩乌黑发亮,尤见淋漓畅达,洵属对联中之杰构。此作不论用笔、结字和
                                                      章法均非常传统,一点一画无不牢守法度,但又绵里裹剑。如“乡”字、“寄”字均
           Xu Beihong                                 向右倾斜,但斜而不偏,通过上下字体的呼应,既使章法变化多端,最后又归于平
           Couplet in Running Script                  稳。欣赏他的书法,如晤高士,如品茗和时,乍见平常,愈后则回味无穷。
            Hanging scroll; ink on paper
            Signed Beihong, dated 1941, with 1 artist seal
              ×   cm.       ×       in. ჿ . ௜Ԅ (ૄږ)
           RMB: 200,000-400,000 (2)
           USD: 29,000-58,000 (2)


                                                             190 |  191
   201   202   203   204   205   206   207   208   209   210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