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0 -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近现代
P. 140
齐白石赠开国元勋 齐白石赠陈大羽
《赠徐悲鸿英雄高立图》高近3米,幅近10尺。此幅中,古寿青松贯穿全画,寓意高
拔坚固,亦含常青之意,体现力量与刚健。齐白石用侧锋画松干,墨色略淡,但力
《
《 英雄独立 度很强,有沉凝苍劲之势。画松枝用中锋,曲折如金文,如龙舞。画松针用长锋,
英雄独立
铁线篆法,密密重重,虽细而仍如金刚杵。一树青松,健拔苍劲,从造型到笔墨,都
》
》
透露着挺拔坚贞的性格。
松顶,一只雄鹰傲然独立,目光炯炯,坚毅而极富朝气,似在沉思,又似是睥睨苍
316×70 cm 中国嘉德
170.5×45.5 cm 中国嘉德
茫大地。齐白石以深浅不同的水墨点厾写翅、尾、腹、头处的鹰羽,表现出背部羽
毛蓬松丰满的质感,尽显苍劲雄健之感。鹰喙、鹰爪以焦墨勾勒,弯曲的趾爪十分
2017 秋拍
2020 春
有力。略施花青,更显坚硬锐利。
鹰之题材付诸画章,宋代之时尚且作为一种猛禽图像,自蒙元以来构成狩猎文化
Lot695 成交
Lot286 成交价
之符号,蕴含着统治者讲求武备之深意,至明代由于鹰之发音同“英雄”之“英”
2817.5 万
9890 万
因此往往象征着充满智慧和勇气的帝国领导者。至民国,画家绘鹰亦多取振奋民
族精神之意,以表征其强国意志。
1935年春,国立北平艺专举办教师作品展览会,身为兼职教员的齐白石以150厘米
纵幅之《松鹰图》参展,被列入永远陈列。齐白石在其画作上录杜甫五言律诗《画
鹰》:“素练霜风起,苍鹰画作殊。耸身思狡兔,侧目似愁胡。绦碹光堪摘,轩楹势
齐白石 齐白石
可呼。何当击凡鸟,毛血洒平芜。”这首诗写于杜甫读书游历时期,时诗人正当年
《 《
松鹰图 松鹰图
少,富有积极进取之心。希望画鹰能够变成真鹰,奋飞碧霄去搏击凡鸟,抒发自己
》 》
的致远的雄心和疾恶如仇的激情。
齐白石生逢由清入民离乱时代,颠沛流离备受砥砺,家乡匪患不断,逃难生活往
183×32cm 约
183×64.5cm 约
往风餐露宿,及至“故乡无此好天恩”的北平落脚,逐渐安居乐业,不无时常吟诗
1930 年代北京画院藏
1940 年代
“感谢”这难能可贵的和平。而民族危亡江河残破之时,素有湖湘人刚正性格的
北京画院藏
齐白石还有报效江山社稷之宏愿,他的鹰所指向的高尚的节操,不仅是自守自秉
之处世畛域,更是歌颂正直不屈、有勇武精神之对象,映射出受赠人人格的坚忍
不拔、气壮山河、巍巍于天地的精神。
白石老人缘情寄物,笔下翎毛花卉无不具有英雄独立、卓尔不群之势,而对气宇
轩昂的“鹰”之描绘,无疑寓意最高。他常以鹰赠知己,赠“英主”。观白石老人传
世的松鹰图,我们不难发现,一是尺幅多壮阔,二是受画者均非常人,或为煊赫一
时的名流、或为知己有恩好友。在与徐悲鸿订交之时,齐白石怀骤得知己的欣喜
之情,以此松鹰相赠这位对自己艺术如此肯定的晚辈,是送知己,亦是送英雄。
124 |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