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 - 当代艺术夜场(一)
P. 24
当代艺术夜场 ( 一 ) CONTEMPORARY ART EVENING SALE (I)
处理和渐变仿佛令人置身更深邃的宇宙。与同时期荧光色
作品相比,此作是这一阶段的珍贵“另类”。丁乙舍去了
令人目眩神迷的红、绿、黄、橙,全然回归最有力量的黑
与白。他对黑白的运用并不陌生——90年代初期,中国当
代艺术界正处苦寻出路的艰难时刻,在创作受限、办展无
门、全无市场的环境下,丁乙实现过一部分以黑色为主色
调的早期“十字”。
此次再探黑白,一方面受制于艺术家身体条件的因素:经
丁乙《十示2012-5》2012年 布面丙烯 120×160cm.
长达12年的“荧光色时期”后,丁乙双眼备受重负,黑
白既是他对艺术生命的延续,也是在经受身心疲倦后的对
板上埋下多层荧光色,再在其上覆盖黑或白,最后采用刀
抗、顺应与接纳的结果。另一方面,他也意识到自身的创
刮方式,以展现丰富的肌理和预料之外的色彩变化。若将
作核心正恰如其分地悄然推进:深远而广阔的宏观世界和
本文两件作品与近年新作进行对照,并可发现——“十
宇宙是他下一个驿站。
示”中,荧光色与黑色的相遇,在15年前已初显伏笔。
事实上,丁乙对黑的迷恋早在其创作初期即有显露。对其
正如丁乙所言:“关于‘十示’,最早我想要突出它的符号
影响至深的艺术家弗兰克·斯特拉(Frank Stella)曾有一
价值,去抵御艺术被言说、被解释、被故事化;如今,我已
组著名的黑白“硬边绘画”,画中,每一条平整的黑色色
不特别强调‘去叙事性’了。”丁乙说。他试图在创作中融
条之间都清晰地留出一条白线,这种简约、中立、理性的
汇中西,跨越历史、政治与人文。“在最近的命题里,我表
创作理念和表达方式冲击着丁乙,是其启动“十示”的契
现的‘仰视’,就是看天、看宇宙、看更大的世界。”
机之一:1988年,首幅《十示I》问世,画中除三原色和基
础的“+”信息之外,无从洞悉艺术家的创作过程,也无半
点手工痕迹。第一阶段的“十示”均循此道,丁乙常用尺
子、胶带和鸭嘴笔在画面上打格子、画十字、接着填色,
在这重复而古典的创作方式之间,个人情志被其抛向画作
之外。
而历经“荧光色”和“黑色”时期的丁乙,不仅创作母题
由城市向宇宙拓展,其对黑、白、彩的平衡和过渡也取得
令人赞服的成果。若留意其新作,不难发现大部分作品虽
丁乙《十示2002-2(双联画)》2002年 布面丙烯
以黑为主色调,但荧光色或金属色亦有分寸地在黑色中若 200×140cm.×2
中国嘉德,当代艺术夜场(一), 2021年11月28日,
隐若现。据艺术家透露的创作过程可知,他通常先在椴木 Lot 2116,成交价 RMB 4,370,000
中国嘉德 CHINA GUAR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