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8 - 当代艺术夜场(一)
P. 108
当代艺术夜场 ( 一 ) CONTEMPORARY ART EVENING SALE (I)
关系最深广的颜色,象征快乐、婚姻、成功等等,但同
时也脱不开政治化的解读。这些因素共同构成了一种抽象
的、特定历史情境下的母子关系图。
相比1993-1995年的“血缘·大家庭”早期作品,《血缘:
大家庭13号》也呈现了彼时张晓刚对“血缘”系列语言
的进一步完善。一方面,对母亲和孩子的肖像处理更加概
念化,强调了锐性而尖细的面部和鼻梁、凝神而杲滞的双
眼甚至去性别化的面部特征,人物轮廓也更接近早期的线
张晓刚《血缘:大家庭12号》1996 性造型。另一方面,进一步删除了像章、红领巾、军帽这
年作 190×150cm 布面油画 香港
苏富比,香港苏富比四十周年晚 样一些意识形态化的视觉元素。如黄专所说:“这些都使
间拍卖专场,2013年10月5日, 人物形象具有了某种克隆性和‘超历史’的色彩……这使
Lot0056 成交价:HKD 25,880,000
他意识到另一个更加有趣的艺术问题:只有远离意识形态
可查的血线相连。回看1994年,张晓刚的女儿欢欢降临人 的集体记忆才能真正捕捉到更为内在化和特异性的个人记
世,新生儿的到来给张晓刚的人生带来了重大改变,让他 忆,这种心理记忆不依赖形象的逼真而依赖于画面整体氛
的生活轨迹全然转向,并直接影响了他的艺术创作。《血 围的营造。”
缘:大家庭12号》即以欢欢做为原型,表现了父亲及女儿
的合影,同年的姊妹篇《血缘:大家庭13号》在人物造型
上则参照了艺术家母亲及自己婴儿时的形象,共同表现了
三代人之间的传承。
事实上,九十年代初期,张晓刚即多次使用母亲的形像入
画,由于特殊历史原因,画家在某一段时间与母亲的关系
变得疏离,这种遗传似的“伤痕”构成了“血缘·大家
庭”的主调。而张晓刚也将自己与女儿或将继承上一代基
因的担忧融入画里,比如人物之间的位置安排以及目光的
张晓刚《血缘—大家庭2号》 1995年
差异,以及母亲面部色调与冷灰背景一致,却与儿子头部 布面油画 180×230cm.
香港佳士得,现代及当代艺术晚间拍卖,2020年12月
的红色构成对应关系。张晓刚曾提到,红色是与中国文化 2日,Lot 119, 成交价:HKD 98,035,000
中国嘉德 CHINA GUAR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