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4 - 观美——中国书画专场
P. 94

山河頌歌 井岡風貌


                井岡山位於江西省西南部,湘贛兩省交界的羅霄山脈                         的是,畫家9月底回南京的時候,不幸突發意外去世,本件作
            中段。以茨坪為中心,有大小上、中、下五井,故名。其峰                          品正是當年準備繪制虹橋機場壁畫前所作的底稿之一。作品
            丘環拱,地勢險要,進出僅有黃洋界、朱砂衝等哨口,可謂                          未及署款,僅鈐有傅抱石用印「抱石私印、其命維新、抱石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1927年10月,***率領秋收起                       得心之作」三方印章,1980年,由傅抱石遺孀羅時慧補題於
            義部隊來到井岡山,創建了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開                          上:此抱石一九六四年旅行寫生之作,余頗賞之,惜未及題
            闢了「以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具有中國特色的                          款,因為之補記,庚申(1980年)秋,羅時慧,金陵。
            革命道路。從此,井岡山成為「中國革命的搖籃」,被載入
                                                                    《井岡山風光》不同於過往傅抱石作品中高遠的革命山
            中國革命的光榮史冊,成為中國人民心中的革命聖地。
                                                                水構圖,以平遠的手法體現革命聖地井岡山在新時期的自然
                1963年10月,傅抱石以全國人大代表身份到江西巡                       風貌,青蔥蒼翠的山體,象徵著神州大地上朝氣蓬勃的社會
            視,11月抵達井岡山寫生,返南京後創作了若干井岡山題材                         主義建設時代風貌。這種平遠的表現手法,正適合壁畫一類
            的畫作。與50年代的創作相比,傅抱石筆下的紅色山水脫去                         大型繪畫作品的表現形式,《井岡山風光》作於1964年,在
            了建國初期的那種早期樸素的情感,以一種裝飾化的傾向反                          尺寸之中表現出了咫尺千里的磅礡氣勢,正是畫家為虹橋國
            映了朝氣蓬勃的時代變化。傅抱石在時代的感召下,以其不                          際機大幅壁畫創作所積累的粉本之一。
            懈的努力和不間斷地創作,使革命紅色題材的山水畫在新山
                                                                    傅抱石開闢的***詩意與革命聖地山水畫創作,既創造
            水畫中獲得了特殊的地位,新山水畫也因對新時期蒸蒸日上
                                                                了一個具有時代意義的表現題材和表現方法,也是畫家在
            的社會主義建設的表現而在國畫中得到了少有的重視和廣泛
                                                                特定的歷史時空內對中國現代美術史的重要貢獻。由於畫
            的影響。
                                                                家的英年早逝,傅抱石的井岡山題材在市場上並不多見。
                《井岡山風光》作品,畫家以開闊的視野,描繪了波瀾                        以井岡山為表現題材的作品,顯得稀少而珍貴。本件《井
            壯闊的山地風貌,用相對寫實的場景和富有想象力的筆墨結                          岡山風光》作品,由傅抱石遺孀羅時慧補題,並經多次權
            合,營造出了生機勃勃的社會主義新氣象。遠景山勢平緩,                          威出版,無疑是一件傅抱石精彩至極的晚年佳作。
            山體厚重,山色翠綠,以細碎皴筆和舒緩的線條描繪群山,
            信筆為之,法度似有若無;畫面右側繪一高聳的大樹,濃郁
            透亮的清潤墨色,讓山水層次變得鮮活。大樹下方數座黑瓦
            白牆的房子,結構分明,與自右向左若隱若現的三四處房屋
            連成一體,其間綿延的坡岸梯田,一片新綠,生機盎然,讓
            山水在自然中充滿了鮮活的人文氣息。

                《井岡山風光》作於傅抱石去世的前一年,從傅抱石山
            水畫創作之筆法的變化來看,此作中已全然顯示出新的筆法
                                                                           參考:香港佳士得2013年春季拍賣會LOT1221
            特徵,過去的激烈奔放的線條變得瀟灑自如、不緊不慢,隨
                                                                           傅抱石《井岡山》  紙本立軸
            意中蘊含著秩序,秩序中隱含著變化,理性的控制與激情的                                     尺寸:73×99cm  羅桂祥舊藏
            奔湧均出現在畫面上。遠景中平緩連綿的厚重山體,輪廓清                                     成交價:2200萬元港幣
            晰,近景處清晰透亮的樹木房屋,層次分明,散鋒亂筆表現
            山石結構的「抱石皴」,自由散漫、磅礡多姿。群山淡遠之
            感和渾厚氣勢,使作品既有傳統水墨淋灕的韻味,又有寫生
            帶來的鮮活生動之感。
                1965年9月,傅抱石應上海市委的邀請,承接新落成
            的虹橋國際機場創作壁畫的任務,以與北京的***南北輝
            映。在討論題材的時候,最後確定繪制井岡山。然而不幸
                                                                                      出版物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