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74 - 中国书画夜场
P. 74
2522 吳冠中 1919-2010 鸚鵡前頭人語喧
一九五○年,正值三十一歲的吳冠中毅然選擇了回國。此後,他迎來了他人生中的第二次轉折。吳冠中
強調自我感受,感情獨立,用形式法則來表達藝術。然而這一觀點並不符合當時的教育方針,這讓他感到前
所未有的痛苦。
在那個物資極其匱乏的年代,吳冠中先生帶著一顆赤城的心,利用微薄的工資走訪各地尋找藝術的創作
靈感。從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中期他在胡同簡陋的房間里一畫就是一天,吃不好睡不好,只為創作出好
作品。七十年代中後期,他終於迎來了藝術的春天。
一九七四年,吳冠中先生開始用中西方的繪畫理論和技巧創作中國畫,在藝術的道路上一步步實踐著自
己設定的「油畫民族化、國畫現代化」的志向。
到八十年代末,吳冠中的藝術已進入了成熟期,他創作了各式各樣
的彩墨作品,大山大水小橋流水、鸚鵡天堂無不入畫,色彩艷麗活潑、
動物形態靈活可愛,深受大眾喜愛。吳冠中曾在散文《小鸚鵡》中記述
道,其夫人因腦血栓臥床家中,唯一的樂趣就是聆聽小鸚鵡的鳴叫聲。
小鸚鵡十分奇特,鳴叫起來有如百鳥齊鳴。吳夫人聽到入神,彷彿擺脫
病魔,步履輕鬆地漫步林間。後來小鸚鵡意外飛走,全家人悵然若失,
吳老遂撰文以記之,尤見其鍾愛之情。
無論時代如何演變,吳冠中先生一直堅持自己的創作理念,用畫筆表
達對藝術的熱愛,他將中國傳統文化內涵與西方現代繪畫觀念有效結合,
創作了大量具有現代氣息和鮮明個性特徵的繪畫作品,他對中國傳統繪畫
形式和線條的變革形成了自己的藝術風格。他曾說過:「對我來講,油畫
吳冠中於1990年在新加坡飛禽公園寫生
和水墨畫都一樣,都是為了探索一條自己的道路,我的繪畫道路是油畫、
水墨油畫、水墨不斷循環,往前走,在交叉中找到它們的優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