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1 - 中国书画夜场
P. 41
弘一的書法早期脫胎魏碑,筆勢開張,逸宕靈動。後期則自成一體,沖淡樸野,溫婉清拔。特別是出家後的作品,更
充滿了超凡的寧靜和雲鶴般的淡遠。這是絢爛至極的平淡、雄健過後的文靜、老成之後的稚樸,恰如他自我表白的那樣:
「朽人之字所示者,平淡、恬靜、衝逸之致也。」
梵語S/ata-pun!ya-vicitrita。如來之三十二相,一一皆以百福莊嚴。又作百思莊嚴、百福德莊嚴。百福,即百思。據大毗
婆沙論卷一七七載,離殺乃至正見之十業道,每業道各有五思(如離殺業道有)離殺思、勸導思、贊美思、隨喜思、回向
思,合為五十思,菩薩造作一相之業時,先起五十思修治身器,次起一思以牽引彼相,後更起五十思以圓滿彼相,此即百
福莊嚴。
弘一書法含蓄美的形成離不開他對佛法的理解。弘一法師
曾在其《臨古法書》的序中說:「夫耽樂書術,增長放逸,佛
所深誡。然研習之者,能盡其美,以是書寫佛典,流傳於世,
令諸生歡喜受持,自利利他。」
總結李叔同的字,發現含蓄是他書法的最大特點,包含
「靜」「圓」「簡」 「淡」「拙」等範疇。他的用筆藏頭護尾、
筆筆中鋒、筆筆藏鋒,情感含而不露,氣勢內斂。所以它的線條
質感、結構、章法和氣息相應地都透露出含蓄美。可以說李叔同
將含蓄美在書法中發揮到了極致,他的書法能讓人感受到東方獨
有的意境美。這也成為了他獨有的書法風格「弘體」。 杭州永福寺「百福莊嚴」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