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2 - 中国书画夜场
P. 162
《傅抱石全集一》作品局部 本幅局部
《傅抱石全集一》作品局部 本幅局部
傅抱石深得傳統用墨之法,人物畫墨色明潤乾淨,變化豐富,用筆、用線與用墨相輔相成,形成極和諧的畫
面,使畫面氣息清雅,符合人物畫的意境。是幅設色簡淡雅致,簡單中又能見豐富,慢筆渲染下能見「線」,並未
因上色之故而將所勾勒衣服的墨線遮蓋住,因而極具淡雅透明;衣服之邊緣與衣帶處利用墨色加以提醒,因此整
體畫面不溫不火,墨、色淋灕交互使用且相映生輝,可謂清氣滿卷,足見傅氏對色彩與墨色的駕輕就熟與靈活運
用。在高士的刻畫時,傅抱石先用赭石和藤黃淡淡的平塗一遍人物膚色,再用赭色局部暈染眼部周圍,使人物看
上去眼袋很重,眼睛凸出,使這些古人看似飽經滄桑,無欲無求。在服裝上以淡墨渲染,表現出人物內斂深沈,
虛懷若谷的精神氣質。
傅抱石以石青寫執扇侍女的上衣,表現出人物服裝輕盈飄逸感,再用大筆分為幾塊濃墨暈染執扇侍女的頭
髮,粗略看去是一塊整體,細看則發現墨色隨著水的流動產生出濃淡虛實多個層次,表現出頭髮蓬松,透氣自
然的效果。描摹持壺侍女時,臉部時用淡淡胭脂以示兩頰和上眼瞼之紅韻,表現面如凝脂再用濃重的大紅點出
朱唇,表現女性自然蘊秀之美。侍女的眼睛的線條則運用獨創的散鋒筆法表現,多次的重復暈染,並將女子眼
頭與下眼瞼暈染墨色,亦加重上眼瞼的處理,不僅增加眼部的深邃感外,還可將眼尾拉長,使得侍女千嬌百媚
的眼神展露無遺。
畫面上方以石青、赭石渲染葉片,濃墨寫葉筋,較暗的用色和人物周圍的空白仿若「彩雲烘月」更烘托出人
物。人物的服飾顏色與周圍晦暗的背景拉開距離,這樣的畫面層次豐富,縱深感強。
傅抱石在重慶金剛坡的日子使他有更多機會親近自然,他常把自己所處的環境與最崇拜的石濤的「山齋」相
比,此時他的作品中不時出現「無為」的淡泊思想,畫面中把高人,隱士暢遊山水的狀態表現出來,這也體現了他
心胸豁達,淡泊名利,追求自然樸素,平淡天真的人生態度。彷彿可與這些古人同行、同唱、同吟,令人遐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