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1 - 中国书画夜场
P. 121
分,不是整個。
第二個時期為一九一九年至一九四五年,這一時期是齊白石草蟲冊頁最為輝煌的時期,不僅出現了許多精妙
的作品,而且齊白石還往往對冊頁整體進行構思,讓其成為一個整體敘事。中期基本上轉為對於草蟲憨態可掬的描
繪,有許多可愛的草蟲形象,表現了『性本愛天真、復得返自然』的自然之趣,齊白石還將許多不合傳統而生活中
常見的昆蟲和事物加入了冊頁之中,例如蟋蟀與大蔥,等等,特別在定居北京以後,齊白石還有許多草蟲冊頁表現
了北方的習俗,如《蟋蟀居》表現了北方鬥蟋蟀的休閒娛樂。這一時期專門以草蟲為主題的冊頁大量出現。
第三個時期為一九四五年以後,晚期的齊白石草蟲冊頁不僅十分老練,而且在作品中流露出對於生命的眷戀和
對於兒時生活的懷念。
眾家評白石老人工蟲
畫工筆草蟲先要選稿,從寫生積累的草蟲稿中找出最動人的姿態,然後把無關的部分去捨加工,創造出精練而
生動的藝術形象來。把這形象的輪廓用透明薄紙鈎描下來成定稿。畫工筆草蟲,先把擬好的草蟲稿子用細骨針將外
形壓印在下面紙上,然後,把稿子放在一旁參考著,用極纖細的小筆,用寫意筆法中鋒畫出。雖然是在生宣紙上,
但能運筆熟練,筆筆自然。細看草蟲「粗中帶細,細里有寫」,有筋有骨,有皮有肉,非有數十年粗細寫生工夫是
畫不到的。
—胡佩衡
從總體上看,齊白石的草蟲,有工、寫之分。通常工細者,先畫草蟲後補景;寫意者,先畫景後補草蟲。而不
管是工是寫,齊白石都非常注重草蟲的體態結構,反映了他極為細緻的觀察和表現能力。他畫的草蟲得其翻飛鳴躍
之相,翻者折翅能見動作,飛者振羽如臨風聲,鳴者切股能聞音響,躍者挺身可視耀狀。這種乾姿百態的變化,反
映了他深厚的具有中國特點的造型基礎。
齊白石畫草蟲,有著較好的整體效果,又有著細緻入微的細部刻畫。草蟲一般體態較小,而一些具體的結構就
更小。一般能畫出蟲爪的結構已是不易,但他不僅畫出基本的結構,還畫出蟲爪上的毛,真可謂細緻入微,令人嘆
為觀止,表現了極強的繪畫功力。齊白石的畫在注重草蟲結構的同時,還注重質感的表現,畫蜻蜓和蟬的翅膀極透
明之能事,而畫飛蛾通體蓬松的絨毛感覺一碰即落,其繪畫語言的運用表現出了超於一般畫家的能力。
刻畫精細是齊白石草蟲畫的一大特色,但常人畫得細,容易膩和板,甚至細得如標本而無生氣;齊白石所畫則
於精細中求生意,嚴謹處富變化。如畫蜻蜓翅膀中的網紋,一筆中有濃淡變化,更增加了翅膀的動感。畫水中草蟲
的長足,線條挺拔又能表現出關節的結構。這一切都是筆筆寫出,積澱了他數十年的繪畫功夫和學養。
—陳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