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艺林藻鉴—古代书画
P. 52

536
          吴大澂、张  勋、端  方、毓  隆等  名人手札册
          册页(34开)  水墨纸本

          WU DACHENG, ZHANG XUN, DUAN FANG, YULONGDENG
          LETTERS OF MASTERS
          album; ink on paper
          尺寸不一
          RMB: 80,000-100,000

          题镌:名人手札,辛未五月苏庐。                                      3.俞廉三(1841-1912),字廙轩,一字虞仙,山阴(今浙江绍兴)
          钤印:吴                                                 人。历官至湖南巡抚。酷嗜书,画,因习六法,以自写胸臆。
          题识:1.如兄大澂顿首,七月十一日。
              2.如弟俞廉三顿首。                                       4.劳乃宣(1843-1921),字季瑄,号玉初,又号韧叟。籍贯浙江省
              3.愚弟劳乃宣顿首。十九日。                                   嘉兴府桐乡(又山东省武定府阳信)。中国近代音韵学家。清末修
              4.愚弟奎俊顿首。                                        律,礼,法之争中礼教派主要代表人物之一。
              5.弟方顿首。
              6.弟方顿首,廿八日。                                      5.徐庆璋(?-1895),字玙斋,浙江山阴人。初佐都兴阿戎幕,累
              7.姻舅方顿首。                                         保知县,历奉天,宽甸,盖平,义州,进兴京同知。所历多善政,常
              8.如小兄奭良顿首。                                       微行于市,遇有讼争者,即为剖其曲直而遣之;创办养济院,收养贫
              9.如弟徐庆璋顿首。十月初四日。                                 民。兴京民俗春耕迟,庆璋集合村民,讲明农事不违时之理,民从其
              10.甥毓隆顿首。                                        教,至今有“早种一天,早收十天”之谚。
              11.如小兄松寿顿启。
              12.外书六包画一卷交江玉怀送呈张大人勋启。                           6.毓隆(1872-1923),满族,爱新觉罗氏,字绍岑,清朝宗室,为
                                                               清雍正帝七世孙。其支系始祖为雍正帝五子,乾隆帝同父异母弟,和
          说明:端方7页,奎俊4页,奭良3页,徐庆璋3页,吴大澂3页,                       亲王弘昼。毓隆之父溥良请求革去封号,俸禄,参加科举,并考中光
              俞廉三1页,劳乃宣2页,毓隆1页,张勋2页,余封函2                       绪六年(1880年)进士,改庶吉士,后入翰林。毓隆幼承家学,也在
              页,札5页未署名款。                                       光绪二十年(1894年)中甲午恩科二甲109名进士,同年五月,改翰
                                                               林院庶吉士。光绪二十一年四月,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官至侍读学
          1.瓜尔佳·奎俊(1843-1916),字乐峰,清末满洲正白旗人,瓜                   士。曾任典礼院学士,四川学政和主考。民国十二年(1923年)卒。
          尔佳为京城四大财主之一,荣禄的叔父。光绪十四年(1888)任福                      其孙为当代著名学者,书法家启功。
          建兴泉永道,旋升福建按察使。1889年任山西布政使,1891年任山
          西巡抚,1892年任江苏巡抚。光绪二十四年(1898)授四川总督。                    7.吴大澂(1835-1902),初名大淳,字止敬,又字清卿,号恒轩,
          二十六年(1900)署成都将军。后历任刑部尚书(1903),吏部尚                    晚号愙斋,是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学者,金石学家,书画
          书(1905),内务府大臣(1906)。宣统三年(1911)责任内阁成立                 家,民族英雄 。清同治七年(1868年)进士。善画山水,花卉,精
          时,为奕劻内阁弼德院顾问大臣。清帝退位后,解职归里。工书,近                       于篆书。皆得力于金石鉴赏修养。
          赵孟頫,得其神髓。
                                                               8.张勋(1854-1923),原名张和,字少轩,绍轩,号松寿老人,
          2.奭良(1851-1930),字召南,镶红旗满州人,裕瑚鲁氏。贵州按                  江西省奉新县人部为参将。光绪二十五年(1899)升至总兵。光绪
          察使承龄之孙,赵尔巽的表侄。屡试不举。早年颇负诗文,有“八旗                       三十二年(1906)调奉天,两年后升提督,后至江苏巡抚兼署两江总
          才子”之称。历任数省道员,辛亥革命后去官。熟悉清史掌故,著有                       督,南洋大臣。民国成立后,任长江巡阅使,安徽督军。1917年,以
          《野棠轩文集》,《史亭识小录》等。                                    调停“府院之争”为名,率兵进入北京,7月,拥溥仪复辟,自封议
                                                               政大臣兼直隶总督,北洋大臣。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