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5 - 无问西东1900-2000: 中国当代艺术特别专场
P. 35
生于1992年的侯佳男,其绘画带有明显的新世代特征。不同于在画
面上直接涂抹的传统绘画手法,侯佳男常常会先画草稿,对绘画对
象及形态做出大致设定后,将其拉入建模,用建模工具中的灯光和
布景确定好颜色、线条,再把建模软件上的图像落到画布上。为了
避免数码颜色的单一质感,侯佳男会在画布上主观添加色彩,反光
明暗经过多次试验,以使绘画更生动。
因此,侯佳男的创作得以在数码感中蕴藏丰富和生动。通过对日常
景观平滑而失真的描绘,他的绘画直指对消费社会和虚拟空间的质
疑和反思。光鲜亮丽的画面荧光闪烁,隐喻着消费社会为人们设下
的美妙陷阱,飘忽轻浮的色彩暗示着流于表面的观看,强烈制作感
的精致图像则示意着无孔不入的人造消费景观。在繁华斑斓的视觉
感官之下,侯佳男揭示出消费社会的悲凉底色。
《倒霉的草地中了我的圈套》作于2021年,十分明显地带有侯佳
男的创作特色——荧光剔透的画面,数码感十足的色彩,以及那隐
侯佳男《祈祷的快感》2021年 布面油画 150×120 cm.
秘的对消费景观的暗喻和反讽。画面聚焦于日常随处可见的草地局
部,但侯佳男并无意描绘真实存在的图像,他将现实中浓郁的绿色
剔除丰富,使其呈现出透明闪耀的质地;现实中扁平的草地叶片仿
佛在不断自我膨胀,显露肥厚多浆的样态。在这里,观众既是观看
者也是被凝视的对象——如同画名“倒霉的草地中了我的圈套”中
所言,“我”既指代绘画者,亦指代消费社会;而草地既是绿地本
身,也是景观社会下的每个个体。中了“我”的圈套的草地,是因
侯佳男 《消失的瞬间往往是彩色的》 2021年 布面油画 80×80cm. 为倒霉,而中了消费社会的圈套的我们,又是因为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