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0 - 中国嘉德2022年秋拍 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夜场
P. 140
th
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夜场 20 CENTURY & CONTEMPORARY ART EVENING SALE
“把你的手探入进生命深处,无论你在其中掏出什么,那就是你,那就是你的主题。”
——歌德(1749-1832)
人在宇宙中的孤独——关于毛焰《大托马斯肖像之二》的断想
文/获麟
中国,画油画的,没有人不知道毛焰。他24岁就名满天下,以至于当他41岁的时候,2009
在 年,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个展时,颇有点像德高望重,功成名就的老画家要办回顾展的意
思。毛焰从来没有成为自身成就的受害者,他的感觉是零点,这件四米高的人像——包含力量
和权威,有一种类似宗教的崇高与神圣,以及对死亡的关切,就像海明威说的:“距离死亡越
近,我就越有活力”——站在零点的地平线,高踞画者所造世界之上。
这张大托马斯出现之前,毛焰已经有15年没画过大画了。他的画法极其精微,善于将肉体
的质感转化为一种光影的质感,以内在的微光照耀世界。这种画法很难一蹴而就,需要反
复比较调整,是以难拓为大幅,但2009年的上海个展,是他第一次视其所往,有自我的
期许,也有外界的期待。零九年春,毛焰在幕府山画室,闭门不出,放手一搏。他订购
了一台小型电动升降机,要求是可独自操控移动,他不见人,也不希望被人打搅。他说
必须一气呵成,一被打断,气就散了,就像临帖的人都写过的话:“三返昼夜,用师
万倍”,创作活动心无旁骛时会产生聚变反应。他不理发,不剃须,画成出关之日,
状如邋遢野人。当毛焰画类似静物尺寸的小画时,如同切割钻石,几十个面,反复打
磨,璀璨之光,此起彼伏。当他完成这张巨大的作品时,却像造了一个Wonder(意
为奇观,借一个游戏术语)。
毛焰的画永远吸引有教养和对绘画经典痴迷的观看者和鉴赏家,但是在不同时
间,他创造的大托马斯这个Wonder给人的感受却完全不同。这正让人想起一段轶
事,1905年到1906年,格特鲁德(Gertrude Stein)给毕加索做了几十次模特,
毕加索可能改了有一百次,画成之后,格特鲁德说:“我不长那样子”。毕加
中国嘉德 CHINA GUAR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