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0 - 中国嘉德2022年秋拍 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夜场
P. 110
th
二十世纪及当代艺术夜场 20 CENTURY & CONTEMPORARY ART EVENING SALE
成熟。不仅被精选参展了94美术批评家油画提名展,还被十多部重
要艺术文献和研究尚扬的著作画集收录出版,是代表性和学术性均
无可争议的经典之作。
八五和八九运动时,尚扬就在中心武汉;中心南移后,1993年他又
恰好调任广州——南巡讲话后对外开放的前沿阵地,是当时国内最
早显露出后现代特点的城市。躬逢其盛的时代际遇和深厚开阔的修
养视野,让他对后现代以来中国和欧美的思想与价值走向有着清醒
的认识。值得一提的是,1993年尚扬曾去德国访问,年底归来后和
文学理论家余虹就“反二十世纪”的话题作了精彩对话,表达了对
西方中心主义的警惕,提出“下一个百年我们能干什么?”。不久
后,1994年春天尚扬的心脏突感不适,需要入院检查治疗。通过
现代仪器的技术手段,精密透视身体不可见的内部,这种转译生命
存在的方式,挑起了尚扬的好奇,也激发了他对身体的再认知和创
造。一整年的深化投入,成就了“诊断”系列的诞生,因亲历而体
察的精神转换更为超拔,意义的重要性也更为深远。
近两米大尺幅的《诊断-3》主要表现了两个披挂硕大听诊器的相互
诊断者,轮廓由带有西方抽象特点的线条几何构成,结构平面化的
同时用涂鸦般的率真带出书写的层次性,色彩用兼容度更高的灰调
包裹了所有。不经意隐现的内在细节则吸引了更深层次的阅读——
麦当劳、心电图、X光片、云雨、汽车、骨骼等,尚扬从人的身体
出发切入社会学问题去剖析诊断。个体作为世界的缩影,后现代景
尚扬在创作《诊断-3》
观的本质是混乱和碎片化,因此艺术家用拼合的并置戏虐后现代的
价值多元与意义碎片,体现社会变革的破坏与重组。
烈的个人风格、不间断的创新实验和高质量的持续创作,使尚
强 扬成为中国当代艺术中毫无疑问的“教父”级艺术家。在80年 与后现代景观的荒芜本质相比,《诊断-3》虽有文化的调侃,但不
代末结束写实风格的创作之后,尚扬在90年代初迅速跨过现代性,从 再如之前那般强调碎片的隔阂、冲突,同时为了避免明确的文化意
“反20世纪”中思考人类的处境。他由此开展的综合实验也成为他个 涵所带来的狭隘性,还用了大量的自然意象和数据图样元素。破坏
人创作史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在这转型的关键中有两大系列最具影响 不是为了收获废墟,而是找到穿越废墟的道路,生命有其不变的本
力:以风景反思社会环境的“大风景”和以人体反观生命生存的“诊 质,诊与被诊的自我和他者,中与西的现在和未来,等等,问题最
断”,这两大系列内核互补共通,成为他重建精神坐标的关键。
从上层批判深入到自我探疑,“诊断”系列是继“大风景”之后由
外及内的彻底解放,对“深呼吸”系列更有直接的启发,有延续亦
有反哺,是尚扬进入综合风格自由表达“转型期”的重要代表。
1994年的《诊断-3》在“诊断”系列中被艺术家称作“最为专注”
的作品,绘画的品质和创造性都极为出色,画面质朴轻松中流露出
文化根性的魅力至今仍透着耐人寻味的余韵,凸显了阶段的力度与 尚扬《黄河船夫》1981年 布面油画 140×385 cm.
中国嘉德 CHINA GUARD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