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6 -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 · 近现代
P. 96
留在心底的白石老人亲笔画
文/刘海燕
我“当年”有幸目睹过齐白石老人当场作画的情景。
那是一九五六年,我还是一个十岁的小女孩,那天我和妹妹随父母以其拥进了齐白石的“寄萍堂”。在
我看来,这位白胡子老爷爷家比不上我家“阔气”,直通天花板的老式家具,是我觉得空间狭小。隐约
知道我们不是来作客的,是来向这位老爷爷求画的,而两个妹妹只当是来串门。
说起白石老人当年作画所收的润笔费,会令人馋得眼红,他按尺寸收费,一尺见方只有六块钱。一代大
师哪里知道,他作品的价值远远不是尺寸所能衡量的。
虽然是夏天,白石老人仍着长袍(在我的记忆中长袍内里是皮毛的),戴镶玉圆帽。老人家中均置以老
式家具,雕花木柜上架着一把中式大锁。
他先给我们介眉四个人一人画了一幅一尺见方的画。我那幅画四只小鸡在夺一条蚯蚓,撕扯角斗的阵
势呈四方阵。老人在画的右侧题曰“他日相呼。海燕小朋友留念。”
爸爸问我:“懂这句话的意思吗?这是说你们四姐妹现在为一点小事你争我夺,将来长大了还是要彼此
呼应,互相关照的。”我似懂非懂,只顾琢磨着老爷爷真聪明,知道我属鸡,其实这也许是一种偶然的
巧合,也许是白石老人把我们都寓作了小鸡。大妹得到的是青蛙,三妹四妹分别得到的鱼和虾。只有留
念字样,没有再分别命题,看来我那幅是最受照顾的。
老人作画之神速与他的高龄不相称,每幅画几乎只需一两分钟即落笔完成,即便是为父母作的两尺长
幅的牵牛花,也是几笔勾勒,一挥而就,然而红黑分明,神形毕出。看似漫不经心,实则全靠功夫。
画毕,老人起身撩开长袍露出腰间一大串钥匙,他打开客厅中一个老式雕画木柜拿取印章,顺便问道:
“小朋友,吃不吃鸡蛋糕?我不爱吃甜东西。”他的话很不好懂,全靠以为五十岁左右的女秘书翻译,
记得当时不知谁戏言:“吃了这蛋糕,会像他一样长寿。”宾主开心一笑。
当时我们全家(除了在托儿所的四妹)和白石老人一起合影留念,这张照片我印象极深。白石老人居坐
中位,正挥毫洒墨作“牵牛花”,父母站在老人右侧,俯身微笑注视画面,我和两个妹妹站立左侧,神情
虽专注,实则不懂画为何物,故均无欣赏状。
自此,这几张齐白石墨宝张之素壁,令厅堂生辉。
其光其彩辉煌我家十载……
——载《博爱》 1994年8月号
海鸥、克阳、海燕、刘元四姐妹与父母全家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