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1 -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 · 近现代
P. 241

[257]


             黄宾虹对于20世纪中国画的意义,不仅在于在面对西画冲击和文                           平中出奇,疏密有致,虚实相生。山峦集中在画面中左侧,树木构
             人画式微之时,坚守了本土文化立场,更是从传统内部寻找超越                            成一种团状结构,向内聚集,显出一种厚实逼仄之感,又通过右
             的动力。黄宾虹的一生,经验于“古理法”的辩证探求,在对笔                            侧和上方的空白,以及山间的留白使画面透气,也使画面空间延
             和墨的深度体验中,完成了他对自己的价值理想和批评准则的                             伸。画法上,山石以干湿不等的中锋之笔勾出轮廓,以松散的笔
             建构。传统中国山水画的创作,关键也正在于丘壑内营和对笔墨                            墨皴出结构,浓墨与淡墨互相渗破,直笔与横笔交叉纵横,利用

             的锤炼。山水画并不是要求机械地去描绘实景,而是以心接物,                            水分的自然渗化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再以淡石青和淡赭石加
             接物写心,借笔墨抒发情意而不是表达一种实景。                                  以晕染,墨与色错杂斑驳,涉笔老辣,自然玄妙。整体笔墨劲峭
             本幅创作于1954年的《深山高士》横批,即是他对自己传统山水                          雄健,用笔丰富而不雷同,用墨苍润而不厚重,意境幽深博大,富
             画研究和创作的一次理论性总结。既可从中一窥黄宾虹晚年的                             有文人诗意。
             艺术面貌,也可以看出黄宾虹对于墨法的运用已经进入化境,墨                            右侧又以行楷抄录其对传统山水画的历史总结:“周秦三代汉魏
             法更加丰富多变,画面反而呈现出清淡之意,这是黄宾虹最后几                            六朝画,重内美,有法而不言,法在学者之自悟。唐兴玉刻沉埋寺
             年作品的一项共同特征。                                             壁毁圯,古法沦亡,画重色彩。吴道子学书于张旭,郑虔,王维,

             黄宾虹的山水画从50岁至70岁时被称为白宾虹时期,这个阶段他                          时称三绝,传画法于书法诗学之中,至荆关董巨诸家,画言六法,
             的山水几乎笔笔有出处,点点有来路;在80岁以后,他开始运用各                          而法大备。北宋朝臣院体,拘泥矩矱,刘李马夏写临安山水,画
             种墨法,破墨、渍墨、积墨、宿墨在画中综合使用,画风愈加“黑、                          入边角。元代房山沤波,上追唐宋,倪吴黄王,运实于虚中有实,
             密、厚、重”,被称之为黑宾虹时期。此幅作于1954年,黄宾虹时年                        明清二代时有升降。”自周秦而至明清,数千年的山水画法浓缩
             91岁,在90岁时,画家进行了白内障摘除手术,双目复明,恢复了创                        于此。整幅书法,墨之浓淡、字之大小,都如珠玉般错杂,与左边
             作,在其生命的最后两年内,他的创作力依然非常旺盛。                               的画作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而最后,他说“方今学者,好古敏
             画面章法开阔,取坡山局部之景,却甚为开放大气,似有万壑松                            求,力争美善,因敔赘浅说,大雅正之”,乃是殷殷嘱托,深深厚
             林于后、万顷碧波于前而未表现。近景山坡上茅屋数间,小亭独                            望。而黄宾虹的研究和创作,两相对照,恰于此作中可证其所言
             立,山石嶙峋,树木姿态虬曲,山路蜿蜒崎岖,两位高士各居一                            非虚,所得匪浅,可珍宝之。

             处;中景山谷中雾气弥漫,云雾之上高峰耸峙,远山依稀。布局
   236   237   238   239   240   241   242   243   244   245   2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