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7 -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 · 近现代
P. 167

张大千为费曼尔画蝴蝶夫人




             托情山水,寄意书画,聊以自慰。正是“海角天涯鬓已霜,挥毫醮                           伟雄奇’;最后达到‘苍浑渊穆’。这是三个必然的历程。”“大
             泪写沧桑;五洲行遍犹寻胜,万里归迟总恋乡。”                                  千六十以后,饱经世变,人画俱老,学问深䆳,气质淳化,万象罗
             12月,香港大会堂举行“张大千近作展览”。曾克耑在序言中写                           胸,一心独运,笔墨之痕,与之俱化,这正是到达艺术蜕变的最
             道:“大千先生近十余年来,远居巴西,凡是爱好国画的人,都                            高峰,也正是历来画家朝夕追求,皓首难跻的最高境界。”“许
             只听说他的风格丕变,境界一新,但很少能欣赏到他的作品。现                            多人都知道,大千先生作画,自始即凭着一种空无依傍,独往独

             在,我们看到他这许多近作,不仅由此而得以领略其画艺的新风                            来的精神,你说他是学某代某家,固然不恰当;说他是毫无渊
             貌;同时,更可以知这位中国艺术家,以六八高齡,仍然是身心康                           源,自我标奇,也未见其可;总之,他是融化古法,再造新境的
             泰,能够挥洒自如从事绘画,其豪迈之气,不减当年,这是特别                            划时代的人物。” 对他化古融今的艺术造诣,作出了高度的评
             值得欣慰的事。”对于时人关于大千近来多作意笔画,认为是在                            价。 1969年,此件《江山帆影》又在纽约参加“张大千画展”,并由
             求适合欧美的时尚的错觉,曾克耑认为:中国文学艺术的演变,                            “费幺妹”珍藏起来,向世界展示了笔墨老辣,进入化境的张大
             可以分为三个阶段,最初是求其‘清新俊逸’;其次是进于‘瑰                            千艺术。





































                 《大千狂涂图册》第五开绘张大千与郭子杰,提及费幺妹             1956 年张大千在巴黎现代美术馆的展览,张大千、           1963 年 6 月费曼尔在巴黎歌剧院演出“蝴蝶夫人”
                                                             夫人徐雯波和费曼尔合影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