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4 - 大观——中国书画珍品之夜-古代
P. 64
《四贤山水合卷》创作、收藏时间轴
1638 年夏秋之际,王时敏、杨文骢、恽向、张学曾与杨补 “意中之人”的“意外之遇”成就了这件美术
史上的山水名篇,笔墨至契具备,数笔寒山记录了兵革扰攘之际相聚之难。
杨补以诗文书画闻名苏州与两京,书画宗式董其昌若嫡系,辑录《画禅室随笔》,宏扬董其昌的书法、
绘画理论。其画格画学,高妙渊深,独步海内。故四家皆以珠玉在前,全力以赴,一笔不怠,所作俱称杰构,
在探讨山水画史以及画学思想的发展演变方面有着特别的意义。
杨补之后,四段山水流转于苏州、上海、岭南,经过清初学者徐乾学,吴中吴云、潘遵祁、顾文彬,海
上张大千、吴湖帆、吴芳生、钱镜塘、钱亚杰,岭南何冠五、梁慧吾、谭敬鉴藏,所遇皆具眼名家。清初康熙间,
杨文骢一段与后面三幅失散,有幸于 1949 年被吴湖帆发现,自此四段山水珠还合浦,剑合延津。卷后顾文彬、
吴湖帆数段长跋,叙述了近 300 年的传奇经历。
1586年
恽向出生
1592年
王时敏出生
1597年
杨文骢出生
1598年
杨补出生
张学曾出生(生卒年不详)
1631年
徐乾学出生
1638年6月14日
张学曾自山阴北返途中,造访恽向(道生)新居,杨补(无补)、杨文骢(龙
友)、李盘(小有)先后不期而至,同集者还有道生族弟恽于迈(含万)。
张学曾、恽向当场挥毫,为杨补作山水两卷,志一时相聚之难。
1638年6月
杨文骢在金山舟中背临《水村图》,赠予杨补
1638年初秋 杨补过娄东,向王时敏出示杨、张、恽三人画作,邀
其即兴挥毫。王氏学一峰(黄公望)笔意为图。
1646年
杨文骢逝世
1655年
恽向逝世
1655年腊月
张学曾谢郡事,杨补持画卷索题。
1657年
杨补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