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6 - 泰赋 重要中国瓷器
P. 96

“天道隆昌”


                    ——清乾隆松石绿釉拱花宝相花纹盖盒考



              清乾隆松石绿釉拱花宝相花纹盖盒。圆形,盖面孤凸,盖与器身以子母口扣合,底承撇口喇叭式圈
          足。通体施松石绿釉,釉色鲜丽明快、匀净厚润。整器以拱花技法锥拱堆剔繁密纹饰,工艺精湛。器
          底亦施松石绿釉,中央端刻篆书“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阳文款识。本拍品具松石绿釉与拱花工艺于一
          体,《内务府造办处各作成做活计清档》中多处有记:“乾隆二十九年十二月二十二日,(奴才)海福
          跪进……(交养心殿内)松绿拱花圆盒成对”、“乾隆三十四年……年节供物……松绿拱花圆盒二件”(注                                ▲乾隆松石绿釉拱花盖盒(俯视图)
          1)。由此可知,这种工艺形式为乾隆朝“内廷恭造式样”之一。


              盒盖面隆起,做缓坡状至盖壁。盖盒与盒身则合为直立壁墙扣合,又收线脚成束腰形,与底足相
          接。侧视盖盒,仿佛坛样式。盖盒整体器型周正、气息肃穆,起线优美。

              盒盖中心以宝相花纹饰为主体,间列璎珞纹环绕相伴。外侧曲线纹蜿蜒细致,抱围宝相花纹、璎珞
          纹于其中。盖身以降,依次为须弥纹、乳钉纹,成拱卫之势。盖面最外侧,为三角形金巴扎纹,折往返
          复。盖壁与盒身立墙为两组相同回形金巴扎纹,方正有力,绵延不绝。盒身束腰处依次为乳钉纹、须弥
          纹,与盒盖处同类。最下盒足处为山峰形岩石纹,巍峨耸立,环列排布做须弥山形,为整器做基石状,
          与盒身须弥纹、金巴扎纹遥相呼应。细观整器纹饰虽有重绕反复,但彼此繁密得宜、同气连枝,布局设
          计巧妙。                                                                           ▲图1-1:北京故宫藏乾隆仿古款碧
                                                                                         玉环八宝纹带盖壶

              盒盖中心宝相花纹,以宝珠纹为中心,八组变形莲瓣纹相向对称组成。线条风格类似乾隆时期珐琅彩
          纹饰样式,在同时期宫廷器物上亦有所应用表现。如沈阳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粉彩金地瓷法轮、北京故宫
          博物院藏清乾隆仿古款碧玉兽耳衔活环八宝纹带盖壶(图 1)。三器上宝相花纹,宝珠纹光芒四射,莲瓣
          纹变形折绕,并间列璎珞纹等布局其上,与佛八宝纹、宝杵纹等共具一器,呈法相庄严之态。盖盒回形金
          巴扎纹、岩石纹样等,制式同于《中国藏传佛教白描图集》(注4)所载(图 2)。清乾隆六年,


              时任西番学总理的蒙族学者工布查布,将藏文《佛说造像量度经》编纂翻译为汉文。为藏传佛教塑
          像、图像在清廷上层传播推广起重要作用,亦为乾隆朝制器纹样丰富发展,提供鲜活生命力。璎珞纹自
          两晋时起,即作为佛、菩萨所着天衣装饰纹饰。《晋书·林邑国传》载:“其王服天冠,被璎珞。”(注 2)
          传至清乾隆时期,亦多应用于御窑所制珐琅彩、洋彩器物之上。如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珐琅彩双环                                   ▲图1-2:沈阳故宫藏清乾隆瓷法轮
          耳瓶、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清乾隆珐琅花卉纹瓶等。三角形、回形金巴扎纹、须弥纹,多在藏传佛教图像
          样式中出现,以示吉庆之意。盒足处岩石纹须弥山形,锥刻细致入微,承托整器。正如佛经《起世因
          本经》卷第一〈阎浮洲品第一〉描述:“须弥山......山有上、中、下三级"七宝阶道",夹道两旁有七重宝
          墙、七重栏循...”。(注3)

              宝相花纹、璎珞纹、莲瓣纹、岩石纹等图案元素,以宫廷艺术审美为尺度,融合藏传佛教文化于一
          体,法蕴外现。彰显清乾隆松石绿釉拱花宝相花纹盖盒,为宫廷所用藏传佛教仪轨中用器。

              乾隆皇帝艺术修养深厚,以帝王意志为主导,将“器用载道”理念体现于所用之器。对内务府造办处
          所制重要器物,规定办事臣僚需要提前画样呈审。并多次就具体样式做出明确指示。如《内务府造办处
                                                                                          ▲乾隆松石绿釉拱花盖盒局部纹饰

















          ▲图3:乾隆二十四年闰六月十八日《活计档》                                                          ▲图2:金巴扎纹、岩石纹

          094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