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5 - 紫泥菁英---紫砂古器与近现代臻品
P. 235
449
清早期
陈鸣远制青铜式紫砂鳬尊
器形仿自古代青铜器,整体为尊式,尊腹及足演化为鸭形,也可看做鸭背负一尊,故称“凫尊”,是与凤尊相类的作
品。尊口外撇,微束颈。鸭首略扬,嘴张开,鸭颈曲折,颈上有弦纹。尾上翘,足有蹼,鸭身阴线刻出羽毛。整器造 [449](mark)
型古朴端庄,其中又不失生动之意,线条简明流畅,刻画细致。器底有“陈鸣远”三字篆书阳文款。
陈鸣远是活跃于清康熙年间的紫砂陶艺大师,以紫砂壶的制作称誉当时,在明清紫砂陶艺中具有承上启下的地位。清
人吴骞在《阳羡名陶录》中对其略有记载:“鸣远一技之能,问世特出。自百余年来,诸家传器日少,故其名尤噪。
足迹所至,文人学士争相延揽。……予常得鸣远天鸡壶一,细砂,作紫棠色,上锓庾子山诗,为曹廉让先生手书。制
作精雅,真可与三代古器并列。窃谓就使与大彬诸子周旋,恐未甘退邾莒之列耳。”
明清以来宜兴紫砂陶艺传统之一,即为文人雅士与陶人结交、建立密切联系,陈鸣远也是如此。从吴骞的记载看,当
时有多位浙江的文人藏家邀请其居馆制作陶器。
陈鸣远紫砂陶器类别众多,其中以茶壶最为重要,另外文玩、博古、像生等内容也在其作品中占有一定的地位。紫砂
凫尊即属于陈鸣远作品中的博古器。
凫尊器形最早见于《宣和博古图》卷七,但目前尚未见类似的商周之器。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一件宋代错金银尊,也作
此造型。上海博物馆所藏一件紫砂凫尊,与本器形态极为相似,同为“陈鸣远”款。
这件凫尊曾为刘世珩先生旧藏。刘世珩(1875-1926),字葱石、季芝,号聚卿、楚园、贵池学人、枕雷道士、梅溪
钓客。是近代著名的实业家、藏书及刻书大家。刘世珩先生与当时文化名流多有来往。此凫尊中曾藏书信一封,是近
代著名学者、书法家、藏书家杨守敬先生写给刘世珩先生的信件。
提及“陈鸣远”款紫砂器必提到顾景舟,现存世“陈鸣远”款紫砂器有很大一部分是顾景舟所仿制。顾景舟所仿紫砂
器工艺精湛,真伪难辨,曾作为陈鸣远传器被故宫博物院和南京博物院收藏。但顾氏仿古发生在其应上海郎氏艺苑聘
请期间,时间在1935年之后。这件凫尊的收藏者刘世珩先生在1926年已经去世,在此之前并没有紫砂艺人有如此高
明的技艺仿制出足以乱真的陈鸣远紫砂壶。由此推断,此器物为陈鸣远传品,无可置疑。
[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