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8 - 旃檀林---佛教艺术集萃
P. 128

税 Lot 946
             16-17世纪

             铜鎏金胜乐金刚像
             来源:荷兰约翰·迈耶夫妇(Mr. & Mrs. John Meyer)收藏。
             著录:Immortal  Image-Art  of  India,  the  Himalayan  Regions,  Indonesia  and
                   Southeast Asia, Marcel Nies Oriental art, 2001, 42-43页。
             此尊外观极其复杂的双身雕像,刻画的是藏传佛教密宗重要本尊胜乐金刚及其明
             妃金刚亥母。11世纪以后,胜乐金刚在佛教广为传播的喜马拉雅地区颇受尊崇,
             被信众奉为冈仁波齐神山的秘密主。

             此尊的外观形态并非常见的一面二臂或四面十二臂的形象,而是十七面、七十六
             臂的形象。十七头分五层排列,最顶端一面呈现怖畏怒像,其余均呈寂静慈悲面
             相。七十六臂中,正中主要二臂结金刚哞迦罗印,分持金刚铃、杵同时拥抱明
             妃,下方二手指尖相对结印,上方两手分持法器剑与盾,其余各手在主尊两侧呈
             扇形排列,轮阔几乎形成一个象征宇宙的完整的圆,却丝毫不见死板,诸手及手
             中握持各种法器,形态各异,乱中有序,极为生动。
             明妃一面二臂两足,双手围主尊颈项,分持嘎巴拉碗和金刚钺刀。二主尊均头戴
             五叶宝冠,眉间现白毫,佩戴圆形耳珰,手镯、项链和足钏等饰物均以双连珠表
             现。主尊颈间挂新鲜人头鬘,垂至双腿间,彰显怖畏氛围。右展立姿,脚踏大黑
             天(Bhairava)和黑夜天(Kalaratri)象征处于超越世间和寂灭两极的无二涅槃。
             莲花底座形制独特,呈圆形,双层莲瓣绕座一周,刻画饱满,尖端略翘,立体感
             强,上沿饰一道细密的连珠纹,底沿偏高。

             尼泊尔马拉时期的艺术,反映了当时加德满都山谷统治者的独特审美品味,可谓
             尼泊尔艺术史上的一大亮点。高质量的铸造技术和生动的艺术创造力都体现了当
             时纽瓦尔大师的高超技能。清晰的表达、显著的时代特征和风格元素,均可与马
             拉王朝中期的青铜器进行比较。此尊双身像,比例精准,偏高的头部、数量众多
             的手臂以及腿部的动态,在艺术家精湛技艺下,达成了精准的平衡,令整体结构
             稳固合理,完全没有头重脚轻之感。元素众多、如此精密繁杂的胜乐金刚双身
             像,纵观喜马拉雅艺术史,都是极为罕见的,可谓是尼泊尔大师级的艺术杰作。



             AN EXIQUISITELY CAST GILT-BRONZE FIGURE OF SAMVARA IN YAB-
             YUM
                   TH
               TH
             16 /17  CENTURY
             29cm.high
             RMB: 600,000-1,200,000
             USD: 83,300-166,700


             本件拍卖标的处于保税状态下,
             详情请见本图录 《保税拍品竞买须知》。
             The item is held under the bonded status,
             please check the NOTICE ON AUCTION OF
             BONDED LOTS in this catalogue for details.






                                                                                    著录
   123   124   125   126   127   128   129   130   131   132   1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