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 - 以文化为津梁---鲁迅挚友内山兄弟旧藏及新文学
P. 9
一枚枚被锈蚀的曲别针,精心分类保存的一张张吹弹可破的信纸和贺卡;一位位写信
人的思念、信任和祝福,携带着岁月的雨露风霜,跃然纸上——看得出,许广平和海婴母
子写给嘉吉先生的多封来信,是名副其实的“家书”。令我潸然泪下的,是丰子恺大师装
在废纸手糊小封套里的几封来信。俗话说,字如其人。依旧泛着童趣的手书墨迹,透出大
师不甘流俗的心之纯净……写信的人们,已如内山兄弟,大都驾鹤西去了。他们为后人留
下的,是热爱和平、珍视友谊和执着追求真善美的博大境界。
敬仰鲁迅,就要继承他的“硬骨头”,还有悲天
悯人的真性情——做人做事做文章,亦无外乎。这也
正是异国兄弟内山毕生将鲁迅奉若精神偶像的原因。
我期待也相信,只要大先生这艘坚挺的“木兰船”还
在,总会有一朵朵倔强的“木兰花”不离不弃,生生
不息……
有两个小秘密,与朋友们分享。
一是鲁迅真迹的意外发现,要归功于传说中嘉吉
鲁迅与内山完造
家的一座地下室。经历过轰炸和火灾的内山家,一度
损失惨重。但是,为了保护主要来自中国版画家的作品,还有鲁迅珍贵的纪念,嘉吉曾不
惜重金,亲自在东京一个外表普普通通的独栋宅院建造了一座防潮且防核的坚固地下室。
关东地区的空气湿度很大,我悬挂的字画,不出几年便霉迹斑斑。而今天,人们还能够见
到大半个世纪前品相良好的纸质藏品,多少总要归功于嘉吉故居的地下室。
第二个小秘密只须数语带过:据我所知迄今为止,东京内山书店没有出售过一幅中国
的版画原作——敬之爱之,故不为稻粱谋。
今年这场春拍的亮点,应是鲁迅亲笔题赠“内山嘉吉兄”的 Masereel 版画集。在中国
书店不久前发布的专题小视频中,已有着详尽且动人的讲述:它是一个“宝剑赠英雄”的
故事,更是两位志同道合者亲密交往的见证。《鲁迅日记》中,鲜有如嘉吉这般被提及
三十八处之多的友人。我很想说,大先生的墨迹,使人心生说不出的感动——笔体那么内敛、
娟秀,透露出“铁汉柔肠”的气质。遥想风雨如磐的岁月,在上海民居的一间小屋,身着
黑色长衫、唇蓄黑色胡须的中年翻译,站在年轻的东洋讲师身边。他们如影随形,整整六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