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2 - 四海集珍
P. 42
611 612 613
611 612 613
陈迈子(1914- ?) 书法 杨亦墨 书法 刘半农(1891-1934) 书法
水墨纸本 镜框 水墨纸本 镜心 水墨纸本 立轴
题识:寿伯先生画家七秩荣庆,陈迈子敬 题识:德源仁兄属,杨亦墨。 题识:半农。
撰祝。 钤印:亦墨书画、曾邀圣赏 钤印:刘复之印
钤印:秦汉人也、陈迈子印、今是楼 76×34.5cm 约 2.4 平尺 题跋:岁次乙亥秋九月十六日晴窗下,
91×33cm 约 2.7 平尺 RMB:无底价 鹤庐居士丁辅之题记。
RMB:无底价 钤印:辅之
71×21cm 约 1.4 平尺
RMB:5,000
陈迈子,勉县人。后历任民族大学教授、北平行营及行辕秘书、北平交通大学教授、总统府秘书、专门委员等。1949 年到台湾后,历任东吴大学、
中兴大学、铭传大学、淡江大学、文化学院教授。陈迈子论著有政论、史乘、序跋、墓表等约百万言,诗、词楹联题记等约三千道。“台湾诗人大会”
评选他为“民族诗人”、“爱国诗人”,并获“世界诗人”奖章、“中国传统诗大作品冠军”奖章。受聘为台湾“中华学术院”诗学研究委员。
陈迈子心系祖国,临终作《故乡景物梦魂思》一文,悲叹“我亦有家归不得,杜鹃休向耳边啼”。子陈坦,亦有诗名。
刘半农,名复,字半农,出生于江苏江阴,毕业于巴黎大学,是中国近现代史上著名的文学家、语言学家和教育家,新文化运动先驱。刘
半农一生著作甚丰,所作新诗多描写劳动人民的生活和疾苦,语言通俗,主要作品有《扬鞭集》《瓦釜集》《半农杂文》《初期白话诗稿》《中
国文法通论》《四声实验录》等。民国六年(1917 年)至民国七年(1918 年)3 月,在《新青年》发表了《我之文学改良观》《复王敬轩书》
等文章;民国九年(1920 年)春,刘半农赴欧洲深造;民国十四年(1925 年)刘半农任北京大学国文系教授,成为中国实验语音学奠基人,
也是中国第一个获“康士坦丁语言学专奖”的语言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