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7 - 四海集珍
P. 37

596                               597                                598




           596                              597                                598
           鲁琪光(1828-1898) 书法对联              赵昌燮(1877-1945) 书法对联                陆润庠(1841-1915) 书法对联
           水墨纸本  立轴                         水墨纸本  镜框                           水墨纸本  立轴
           题识:鲁琪光。                          题识:铁山赵昌燮。                          题识:陆润庠。
           钤印:鲁琪光印、芝友                       钤印:赵昌燮印、铁山                         钤印:陆润庠印、退直余闲
           127×29cm×2  约 6.6 平尺             70×18cm×2   约 2.3 平尺               128×31cm×2  约 7.1 平尺
           RMB:5,000                        RMB:5,000                          RMB:10,000







               鲁琪光,字芝友,号黻珊。江西南丰人,清代著名书法家。同治戊辰(1868)举进士,散馆授编修,旋补陕西道御使,授山东登州知府,
           并署登莱青道,调补济南知府。文章道德,冠绝一时,尤其擅长书法。

               赵昌燮,赵氏祖籍山西交城,明末迁居太谷经商。赵家经商,常有庄客去京、津沪、汉等通都大邑收购名人书画,名贵碑帖。宣统元年(1909)
           拔贡,曾任吏部文选司和农工商部庶务司主事,在京当六品小京官时,常去琉璃厂逛书店,后谢职回家,终日博览群书,潜心金石书画,书法精湛,
           被誉为“华北第一笔”。他专爱郑板桥画,曾自刻一章,文曰:“文比板桥多一字,官比板桥少一品”,因板桥名“燮”,比赵少一“昌”字,
           郑是潍县七品,赵为六品,赵比郑少一品。赵氏是藏书世家,其父赵维周即喜收藏古籍,一生节俭,唯购书毫不吝惜,所以藏书丰富,到铁山时,
           所收集之书,更多更精,并喜求名人精校善本,其善本书有唐开元《石经》、明版《太平御览》、明汲古阁仿宋陶诗、殷版二十二史、聚珍版
           善本书多种。藏于“素位斋”中。所藏古籍 3 万册和金石古文物在解放后捐献给国家。编辑校印过其师赵佃《读汉书杂咏》《素位斋文存》《太
           谷县志辑略》等。
               陆润庠,字凤石,号云洒、固叟,元和(今江苏苏州)人,谥文端。清同治十三年(1874 年)状元,历任国子监祭酒、山东学政。以母疾归苏州,
           总办苏州商务。光绪庚子、八国联军入侵,慈禧太后西行途中,代言草制。后任工部尚书、吏部尚书,官至太保、东阁大学士、体仁阁大学士。
           宣统三年皇族内阁成立时,任弼德院院长。曾留清宫任溥仪老师,民国四年卒,赠太子太傅。其书法清华朗润,意近欧、虞,然馆阁之气稍重
           干禄之书耳。曾主讲上海珠书院。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