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6 - 小残卷斋藏善本碑帖
P. 66

2244
                                                               (241)。石经原立于魏都洛阳南郊太学讲堂西侧,遗址在今河南偃
          王国维 题跋
                                                               师佃庄乡。刻有《尚书》《春秋》和《左传》(未刊全)三部经书。
          魏三体石经《尚书·无逸》残石                                       因碑文采用古文、小篆和汉隶三种文字书写,古文书于上,虑其难
          清晚期拓本                                                识,复列篆、隶二体于下,以为释文,故称三体石经。在历代由政府
          1轴  纸本                                               组织刊刻的石经中,三体石经是唯一同时使用多种字体刻写的石经。
          钤印:兼乐簃藏                                              北朝时期,《正始石经》与《熹平石经》一起被多次迁移,屡遭损
          题识:第四行“于游于田”,今本“田”上无“于”字。张衡《西京                       毁。石经历经烽火变乱、迁徙搬运等浩劫,至唐贞观四年(630)魏
          赋》“盘于游畋”与今本同。第五行末“周公曰乌”至第六行“于                        征收集时已经十不存一。唐以后,不论正史、野史均不见关于石经下
          逸于游于田”中间当缺经文十二字,而今本只十一字,盖今本“继                        落的记载。此后,魏石经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至清代光绪年间,三
          自今嗣王”,石经当作“继自今后嗣王”。《酒诰》“在今后嗣王                        体石经的残石陆续在洛阳地区出土,引起了学者的广泛关注。三体石
          酣身”,《多士》“在今后嗣王诞罔显于天”,皆以“后嗣王”三                        经的古文成为经学、古文字学、文献学研究关注的内容。
          字为文。第七行“乃非民所训,非天所若”,两“所”字今本皆作                            此件为《尚书·无逸》残石,有王国维先生的长跋。王国维先
          “攸”,案《尚书》“攸”字皆训“用”不训“所”,此䖏自当用                        生是近代“新考据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曾撰《魏石经考》《魏正始
          “所”字,《伪孔》以《尔雅》“攸训所”乃易为“攸”耳。第十一                       石经残石考》等文,利用新发现的古文字材料研究《尚书》。
          行“用厥心韦怨,不则用厥”,今本无两“用”字,以有为长。第                            王国维(1877-1927),字静安、静庵、伯偶,初名国桢,号观
          十二行“仲宗及高宗及祖甲”,案《隶释》所载,汉石经“肆高宗                        堂等。浙江海宁人。早岁留学日本。平生学无专师,自辟户牖,在教
          之飨国百年”下即接“自是厥后”四字,故洪丞相谓孔氏叙商三宗,                       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古文学等方面均有深诣和创
          以年多少为次,此碑独缺“祖甲”,计其字盖在中宗之上,以传序                        新。与罗振玉、董作宾、郭沫若并称“甲骨四堂”。著述宏富,弟子
          为次也。 今案汉石经《无劮篇》每行所阙以今本《尚书》计之,率                       遍及海内外。
          五六十字,独中宗上所阙在今本仅二十一字,惟加以“祖甲”一节,                       出版:《金石书画》第一卷,西泠印社出版社,2016年,第27页
          始得与诸行字数相等,洪说是也。魏石经三宗次序在前碑后半,今已                       Annotated by Wang Guowei
          亾佚,而此以中宗、高宗、祖甲为次,则同于今本而异于汉石经,可                       STELE OF SANTI SHIJING IN WEI DYNASTY
          知贾、马、郑、王云本必皆如此。故郑君以“祖甲”为“帝甲”,                        Late Qing Dynasty rubbing
          不用今文家“大甲”之说也。第十四行“兄若时”,汉石经及今本                        1 Scroll  Paper
          并作“允若时”。第十六行“绍厥心”“绍”,今本作“绰”,案
                                                                                5
          “绍”“绰”古音同部,古文假“绍”为“绰”也。钤印:观堂、静                       58.5×149cm  23 ×58  / 8 in
          安、王国维                                                无底价
          提要:魏三体石经,又称“正始石经”,始立于曹魏正始二年








































                                                           局部图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