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8 - 古籍善本 金石碑帖
P. 208
2170
王绶珊九峰旧庐 旧藏 (明)高启 撰 (明)周立 重编
缶鸣集 十二卷
明永乐元年(1403)周立刻本
1函6册 纸本
钤印:友石、青锁旧臣、绶珊六十以后所得书画、九峰旧庐珍藏书画
之记、遂翔眼福、上海图书馆藏、上海图书馆退还图书章
提要:高启是明初吴中文人的代表,一生著述颇丰。《缶鸣集》是他
的作品的一个合集。高启曾自序:“自戊戌至丁未,得七百三十二
篇,题之曰《缶鸣集》。”(高启《凫藻集》卷三《髙青丘集》)
戊戌为元至正十八年(1358),诗人二十三岁,丁未为至正二十七年
(1367),诗人三十二岁。此部《缶鸣集》是诗人这十年诗作的汇
集。洪武三年,高启再次检点以前所作诗歌,从两千篇中精选出九百
馀篇,亦名《缶鸣集》。谢徽《缶鸣集序》云:“今年冬,予访之吴 2170
淞江上,季迪出其诗示予,盖取旧所集诸诗,益加删改,汇粹为一,
总名曰《缶鸣集》,自古乐府、歌行而下,至五七言诸体,得诗九百 史》,授翰林院国史编修官,受命教授诸王。才华高逸,学识渊
馀篇,皆其精选,富矣哉!亦可谓不易矣!然是编也,特以今年庚戌 博,能文,尤精于诗,诗风兼采众家之长,无偏执之病。与刘基、
冬而止,后有作,当别自为集。”(谢徽《缶鸣集序》,《高青丘 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同被誉为
集》附录)。谢徽此序作于洪武三年即庚戌年十二月。上述两种《缶 “吴中四杰”。
鸣集》应是高启诗集最早的稿本,未见刻本传世。 王绶珊(1873-1938),名体仁,字绶珊。浙江绍兴人,辛亥后
清代女诗人汪端编著的《明三十家诗选·髙启小传》中记载: 迁居上海。室名九峰旧庐、东南藏书楼。以经营盐业起家,嗜典籍,
“(高启)罢官后,自选为《缶鸣集》,凡九百馀首。既殁,无后, 筑九峰旧庐于杭州,部分珍籍储上海。王氏藏宋本百余种,各省府、
夫人周氏藏其手稿,以授内侄立,永乐元年(1403),立为梓行千 县志达2000余种。朱遂翔(杭州抱经堂主人)著录王绶珊藏浙江一省
首,仍以《缶鸣》为名。”高启的内侄周立得到姑母交付的高启手稿 之地方志目录,达236种。
后,校正、重编,并于永乐元年刊刻《缶鸣集》,收录诗歌的数量增 著录:《中国古籍善本总目》集部明别集类第1363页
至一千首,比高启自编本多数十首。今季此本即为周立刊刻本。为高 Former Collection of Wang Shoushan, Written by Gao Qi, Edited
启诗集最早的刻本,半叶十一行二十字,白口,左右双边。目录下标 by Zhou Li
注收诗一千首。卷一端首题“后学愚侄周立公礼校正重编”,卷二题 FOU MING JI
“后学周立校正编次”,卷三至八题“后学周立校正重编”,卷九至 Block-printed edition in 1403
十二则无题识。十二卷卷末后为洪武三年十二月吴郡谢徽的序,此篇 6 Volumes Paper
序言是谢徽为高启洪武三年自定本所题的序,被周立刊刻于卷末成为 14×19cm 5 / 2×7 / 2 in
1
1
后序。书中另有朱笔批校签条四枚。
高启(1336-1374),字季迪,号槎轩。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 RMB: 320,000-380,000
号青丘子。江苏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明洪武初,以荐参修《元 USD:46,400-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