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06 - 古籍善本 金石碑帖
P. 206
2169
五阴面第七行篇名“贴黄”之“贴”字黏贴;卷二十一第十六叶第六
(宋)吕陶 撰
行三字黏贴无字;卷廿四第十一叶第六行三字“役”字黏贴;卷廿六
净德集 三十八卷 第十叶阴面第二行“真忽”二字黏贴;卷廿七第四叶阴面第六行“元
清乾隆间内府聚珍版印本 佑”之“佑”字手写;卷廿九第四叶第三行“偏”、“珞”、第四行
1函6册 纸本 “杲”、第五行“诧”、“翫”、第七行“嗟”皆手写补入;阴面第
钤印:小万卷楼藏书 四行“亚字旁加鸟”第六行“琴”、第七行“二”、第八行“嗟”
提要:净德乃佛家语,为四德之一。即解脱一切垢染,随化处缘而 字皆手写添入;卷廿九第六叶第二行“秋毫”之“毫”字黏贴;卷
不污,名净德。吕陶号净德本此。《宋史•艺文志》载其集原有六十 三十第七叶阴面第六行“光阴白驹”黏贴;卷卅四第四叶阴面第四行
卷,然已久佚,仅《宋文鉴》所载《请罢黄隐》一疏。清编《四库全 “板”、第五行“惟”、第七行“销”皆手写;卷卅八第四叶第七行
书》时从《永乐大典》各韵中辑录,依类编次,厘为三十八卷,即今 “节酒”、“酩酊”黏贴。
《四库全书》本,为此书最佳之本。于乾隆四十二年由内府活字排印
Written by Lv Tao
行世,史称“内聚珍”。卷首有成都马骐序。目录下题“武英殿聚珍
JING DE JI
版”,尾有乾隆四十二年总纂官侍读学士陆锡熊、侍读学士纪昀,纂
Treasured edition printed in Qianlong period of Qing Dynasty
修官翰林院庶吉士杨昌霖呈上题记,述此书编辑源流甚详。
6 Volumes Paper
半叶九行,行廿一字,注小字双行同。白口,单鱼尾,四周双
12.7×19.3cm 5×7 / 8 in
5
栏。版心背面书口下方印摆印人“朱攸校”三字。
武英殿内聚珍现如今市场上已颇为难得。此本与通常所见内聚珍 RMB: 150,000-250,000
本共有的特征极其明显:首先整个印面浓淡不匀,很多字的笔画因活 USD: 21,700-36,200
字摆放高低不平而缺失,甚至不少字根本没有印出。同一版面里字形
大小差异明显,字体排版无论从竖行还是横向看,均参差不齐。
然而,此本之可贵,在于它具有的三个特殊细节,这是通常所见
的内聚珍所没有的特色:
第一,它的字体尤其是小字注贴压栏缐很明显,不知何故?通常
认为,内聚珍板框为木刻,内文为活字摆印,如果真是这样,就不会
有字压栏缐的现象出现(图1)。较为合理的解释是,板框和文字是
分开套印的。至于先印板框还是活字部分,目前还没有确切的证据。
第二,其次,书中出现斜字和倒字(图2),是活字印本最为显
著的特征。而活字本中出现倒排字极为罕见。
第三,不少地方印刷有误,改印后黏贴于错误的内容上,甚至有
些没有印出的文字,干脆用墨笔添加(图3)。
综上所述,此本当为校改印本,且出现墨笔书写文字和倒排字,
极为珍稀贵重。
此本黏贴改印处:卷二第七叶阳面第一行第一字“流”字;卷
图1:文字压边现象 图2:卷十五“多”以及卷十七“则”字倒排 图3:墨笔添入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