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5 - 尚古存珍---—古董珍玩专场
P. 335
1340 清 翡翠高浮雕盘螭饕餮纹如意耳盖瓶
说明: 翡翠色彩美丽、质地温润,与其他玉石截然不同;其不浮华而内敛的风格,更恰似国人对君子美德的写照。翡翠之名由来已久,北
宋欧阳修《归田录》卷二载:“余家有一玉罂,形制甚古而精巧,始得之梅圣俞,以为碧玉。在颖州时,尝以示僚属。坐有兵马钤
辖邓保吉者,真宗朝老内臣也,识之,曰:此宝器也,谓之翡翠。云禁中宝物皆藏宜圣库,库中有翡翠盏一只,所以识也。”由此
可见翡翠初被认作碧玉,至迟在北宋时,已被视为珍宝。
翡翠于清代进入中原,直到乾隆时才开始兴起。纪昀在《阅微草堂笔记》中所述:“云南翡翠玉,当时不以玉视之,不过如蓝田干黄,
强名以玉耳。今则以为珍玩,价远出真玉上矣……”据史料记载,慈禧太后非常偏爱翡翠,她饮茶用的是翡翠盖碗,进膳使的是翡
翠玉筷,发髻上插的是翡翠发簪,指间戴的是翡翠戒指……自她而下,内廷命妇皆佩戴翡翠玉钏、翡翠耳坠和扁方,而达官显贵的
帽子也点缀翡翠,以彰显其地位,人人皆以拥有一块完美无暇的翡翠而自豪。从此开始,翡翠不只价格猛涨,在中国文化中的地位
也倍增。其鲜艳的颜色、稀少的产量、细腻的质地和通透的种份,让它当之无愧的成为“玉中之王”。
此件盖瓶由翡翠精心雕琢而成,色莹润沉静。其造型、纹饰均仿青铜器式样,似周邢侯方彝。扁方体,有盖与身子母口相合。盖饰
覆莲纹一周,直颈折肩,斜腹下收,高台圈足。颈部光素,两侧对置双如意耳,器上腹部浮雕饕餮纹,刀工有力,兽面繁复规整。
下腹部高浮雕螭龙、绶带鸟、麒麟等吉祥瑞兽,兽身雕刻线条流畅。螭龙抬首仰望,龙身细韧;麒麟四肢蹲伏,回望瑞鸟;绶带鸟
长羽翻卷,立于兽尾。
整体造型风格及纹样皆富上古商周气息,特别是器身饕餮纹由青铜器器身出戟化裁而来。本品除主体纹样以外,余部均光素,不见
雕痕,掏膛规整,抛光极好,各方衔接得体,浑若天成,平整细致光滑如镜的打磨技艺尽显翡翠天姿,昭示出技艺的高超精湛。取
古朴厚重之青铜器造型,构思巧妙,刀工细腻流畅,处处彰显出古雅朴拙的唯美,却又仿古而不泥古,具有清中期仿古器的意蕴,
于富丽中增添古雅之姿,实为精彩。
A JADE CARVED RUYI EAR CAP BOTTLE
Qing Dynasty
15 cm. Height.
RMB: 120,000-180,000
1340